[发明专利]液密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5176.4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0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森川悟史;畑隆雄;伊藤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46;H01R13/5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郑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1.一种液密连接器,包括:
内部壳体(13),所述内部壳体能够至少部分装配至配合连接器(50)的接收器(54)中,且容纳能够与至少一个配合端子(51)相连的至少一个端子(11);以及
外部壳体(31),所述外部壳体以如此方式与该内部壳体(13)相组装,以能够在与该配合连接器(50)的连接方向上相对滑动,
其中,
在该内部壳体(1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从该内部壳体(13)的外周面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分(23),且该凸缘部分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穿通开口(26),所述穿通开口在与该配合连接器(50)的连接方向上贯穿该凸缘部分(23),
该外部壳体(31)包括至少一个面对壁(32),该面对壁布置为相对于与该配合连接器(50)的连接方向在该凸缘部分(23)后方基本面向该凸缘部分(23),以及
弹性件(40)安装在该内部壳体(13)上,且该弹性件包括:至少一个密封部分(41);一个或多个支腿部分(43),所述支腿部分与该密封部分(41)整体或一体形成,且成形为能够相对于与配合连接器(50)的连接方向穿过相应的穿通开口(26)而向后至少部分插入;以及一个或多个反冲防止部分(44),所述反冲防止部分与该支腿部分(43)整体或一体形成,且成形为相对于与该配合连接器(50)的连接方向能够与相应的穿通开口(26)的周缘相接合,且至少部分布置在该凸缘部分(23)和面对壁(3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密连接器,其中,该密封部分(41)基本呈管形,能够装配在相对于与配合连接器(50)的连接方向位于该凸缘部分(23)之前的该内部壳体(13)的外周面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密连接器,其中:
该凸缘部分(23)设置在该内部壳体(13)的基本整个周边上,和/或
该穿通开口(26)形成在遍布于该内部壳体(13)的基本整个周边上的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密连接器,其中,每个反冲防止部分(44)相对于与该配合连接器(50)的连接方向的后缘部分形成有后部斜面(46),所述后部斜面倾斜以相对于连接方向减小从该支腿部分(43)朝后侧的突出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密连接器,其中,每个反冲防止部分(44)相对于与该配合连接器(50)的连接方向的前缘部分形成有前部斜面(45),所述前部斜面倾斜以相对于连接方向减小从该支腿部分(43)朝前侧的突出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密连接器,其中,在每个穿通开口(26)相对于与该配合连接器(50)的连接方向的前部周缘处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面(27),所述导向面倾斜以相对于连接方向增加该穿通开口朝向前侧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密连接器,其中:
该凸缘部分(23)形成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24),形成在该接收器(54)的开放边缘处的至少一个环形肋(55)能够至少部分插入到该环形凹槽中,以及
至少一个突出(25)至少部分设置在该环形凹槽(24)内或环形凹槽(24)处,所述突出被该环形肋(55)沿向内和向外方向挤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密连接器,其中,该外部壳体(31)包括至少一个锁定机构(35),该锁定机构能够基本在与该配合连接器(50)的连接方向上与该配合连接器(50)相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51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