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杀菌剂稻瘟酰胺的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4486.4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国权;吕良忠;沈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9/68 | 分类号: | C07C59/68;C07C51/367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 平 |
地址: | 22521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杀菌剂 稻瘟酰胺 中间体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稻瘟酰胺的中间体——2-(2,4-二氯苯氧基)丙酸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2-(2,4-二氯苯氧基)丙酸是合成农用杀菌剂稻瘟酰胺的重要中间体。稻瘟酰胺是广泛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小麦赤霉病。EP263393中报道该中间体2-(2,4-二氯苯氧基)丙酸合成方法采用水作为介质,其收率只有90%左右,反应时间在15小时,还造成大量的含酚废水的排放,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时间短,收率高,减少反应中含酚废水的排放的农用杀菌剂稻瘟酰胺的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二甲基亚砜溶剂中,投入2,4-二氯苯酚、2-氯丙酸、氢氧化钾、表面活性剂,控制反应温度为20~80℃,反应结束后,保持温度,并以硫酸中和,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取固体物,加入正己烷,降至室温,过滤得2-(2,4-二氯苯氧基)丙酸;所述催化剂,即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二甲氨基吡啶或季胺盐类。采用二甲氨基吡啶可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使反应生成物收率提高。本发明2,4-二氯苯酚和二甲基亚砜的反应比是1mol∶300~400ml。
本发明合成方法采用溶剂代替代水作为介质,使缩合收率提高到90%,反应彻底,无过量或无剩余,减少反应中含酚废水的排放,溶剂回收套用减少生产成本,具有大量推广前景。
另,本发明中2,4-二氯苯酚和2-氯丙酸的摩尔比为1∶1。
2,4-二氯苯酚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1。
2,4-二氯苯酚和二甲氨基吡啶的重量比为163∶2。
正己烷与固体物的重量比是1∶2~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1000ml装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63g(1mol)2,4-二氯苯酚、400ml二甲基亚砜,109g(1mol)2-氯丙酸、125g(2mol)氢氧化钾、2g二甲氨基吡啶,升温至30℃搅拌10小时,反应结束后,在30℃反应底温时,滴加硫酸中和,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
取254g固体物,加入635g正己烷,搅拌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227g产物2-(2,4-二氯苯氧基)丙酸,收率93%。
实施例2
在1000ml装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63g(1mol)2,4-二氯苯酚、400ml二甲基亚砜,109g(1mol)2-氯丙酸、125g(2mol)氢氧化钾、4g二甲氨基吡啶,20℃搅拌10小时,反应结束后,滴加硫酸中和,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
取260g固体物,加入780g正己烷,搅拌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227g产物2-(2,4-二氯苯氧基)丙酸,收率93%。
实施例3
在1000ml装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63g(1mol)2,4-二氯苯酚、300ml二甲基亚砜,109g(1mol)2-氯丙酸、125g(2mol)氢氧化钾、1.5g二甲氨基吡啶,80℃搅拌8小时,反应结束后,保持80℃,滴加硫酸中和,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
取257g固体物,加入550g正己烷搅拌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225g产物2-(2,4-二氯苯氧基)丙酸,收率93.2%。
实施例4
在1000ml装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63g(1mol)2,4-二氯苯酚、400ml二甲基甲酰胺,109g(1mol)2-氯丙酸、125g(2mol)氢氧化钾、3g二甲氨基吡啶,70℃搅拌9小时,反应结束后,保持70℃反应底温,滴加硫酸中和,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
取255g固体物,加入600g正己烷搅拌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226.5g产物2-(2,4-二氯苯氧基)丙酸,收率9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4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