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绞合导体整芯焊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4163.5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庞玉春;生长飞;成鑫;王晓琦;董春;张金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R4/02;H01R43/0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58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导体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过程中导体的连接方法,特别是电缆绞合导体的整芯焊接方法,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缆制造过程中,单根导体焊接方式通常为三种。第一种是电阻对焊,用大电流加热两个端头,并相对施加压力,使之焊接在一起的方法;第二种是银焊法,主要用于外径5.0mm以下的束线、复绞线焊接;第三种是冷压焊,即在常温下,利用压力使欲接续的两个金属端面生产塑性变形,直至达到牢固的焊接要求。电缆绞合导体由多根铜或铝单线绞合而成,比单根导体柔软,施加压力会使端面相互挤扭变形,无法直接实现电阻对焊和冷压焊;由于截面积大,进行银焊法效果很差。当绝缘材料选用聚乙烯采用干法交联生产线方式生产时和绝缘材料选用橡胶材料采用挤橡连续硫化线生产时,都是连续生产方式,都会遇到电缆绞合导体连接问题。目前,在电缆制造过程中,基本都采用铜管压接连接方式,生产线配备了压钳、各种规格的铜管接头。在一根电缆绞合导体即将生产完毕时,需及时把下一根导体吊装到放线盘上并及时接头,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影响生产进度,设备成本高,各种规格的铜管接头占用场地大,增加产品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电缆制造过程中绞合导体连接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捷、快速的电缆绞合导体整芯焊接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电缆绞合导体整芯焊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电缆绞合导体端头用金属包带绕包、包紧;
②选用与电缆绞合导体直径相应的压紧模具将电缆绞合导体端头压紧;
③用大电流加热两个端头,并同时施加混合压力,加热焊接5~20分钟,使两个端头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压紧模具将电缆绞合导体端头压紧后,当电缆绞合导体的截面较大(500mm2以上)时,先对压紧的电缆绞合导体端头进行预热,在预热的同时施加接触压力。
所述的压紧模具由上、下模爪构成,两爪(上、下模爪)之间的距离为40mm~230mm。
所述的预热的时间为4~8分钟。
所述的混合压力Pa为0.8~6.0。
所述的接触压力Pa为1.8~2.6。
本发明方法先进简单,实施方便容易。采用电阻对焊实现电缆电缆绞合导体整芯焊接,简捷、快速,焊接质量好,电缆绞合导体的焊接接头处强度满足要求,加快生产进度,减少因接头给生产带来的不便。减少焊接连接用压钳、铜管等工具,节约设备成本,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压紧模具夹持电缆绞合导体焊接的示意图;
图中:1紧压模具、2金属包带、3电缆绞合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采用金属包带2将截面为25mm2的铜电缆绞合导体3的端头进行绕包、包紧后,选用两爪距离为40mm的压紧模具1将电缆绞合导体端头压紧,将两根压紧的铜电缆绞合导体端头相对,混合距离为2mm,用8-10A大电流加热两个端头,并同时施加Pa为1.4-1.6混合压力,使两个端头焊接在一起后,加热焊接5分钟后关闭电源冷却。
实施例2,采用金属包带2将截面为185mm2的铜电缆绞合导体3的端头进行绕包、包紧后,选用两爪距离为73mm的压紧模具1将电缆绞合导体端头压紧,将两根压紧的铜电缆绞合导体端头相对,混合距离为4mm,用29-31A大电流加热两个端头,并同时施加Pa为3.0-3.5混合压力,使两个端头焊接在一起,加热焊接5分钟后关闭电源冷却。
实施例3,采用金属包带2将截面为400mm2的铜电缆绞合导体3的端头进行绕包、包紧后,选用两爪距离为73mm的压紧模具1将电缆绞合导体端头压紧,将两根压紧的铜电缆绞合导体端头相对,混合距离为4mm,用65-80A大电流加热两个端头,并同时施加Pa为5.0-6.0混合压力,使两个端头焊接在一起,加热焊接5分钟后关闭电源冷却。
实施例4,采用金属包带2将截面为500mm2的铜电缆绞合导体3的端头进行绕包、包紧后,选用两爪距离为140mm的压紧模具1将电缆绞合导体端头压紧,将两根压紧的铜电缆绞合导体端头相对,混合距离为4-6mm,用24-26A电流加热两个端头进行预热8分钟,在预热的同时施加Pa为1.8-2.0接触压力,再用30-37A大电流加热两个端头,并同时施加Pa为2.0-2.2混合压力,使两个端头焊接在一起,加热焊接20分钟后关闭电源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4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