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疣梭子蟹的种质鉴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3113.5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阎斌伦;董志国;李晓英;高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6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梭子蟹 种质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质鉴定方法,特别是一种三疣梭子蟹的种质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三疣梭子蟹(P.trituberculatus),俗称海蟹或大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它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沿海,是中国大型海洋经济蟹类,是沿海重要的渔业资源。生活在中国近海不同海区的三疣梭子蟹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尽相同,水文因素的差异以及各海区地理位置的不同造成三疣梭子蟹分属于各个不同的种群。对产于中国四大海区的大连、东营、连云港、舟山、湛江五个典型群体进行有效的鉴定或鉴别,对于三疣梭子蟹的增养殖亲本选择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常用来进行评价生物遗传多样性和种质鉴定的分子标记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缺陷,如RAPD技术(随机扩增序列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常因RAPD引物过短10个碱基、退火温度过低一般36-37℃,导致扩增产物的一些非特异结果,其可靠程度和真实性是主要的缺陷;而AFLP技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又因操作条件复杂如要求酶切、成本相对较高而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微卫星技术因分子标记难以筛选,要求技术和设备高尖而限制其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经济、相对准确和操作简便的三疣梭子蟹的种质鉴定方法;用于对我国主要海区(大连、东营、连云港、舟山、湛江五个典型海区)的三疣梭子蟹种质鉴定。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三疣梭子蟹的种质鉴定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取至少30个待测样品梭子蟹进行7个形态学参数的测定,分别测定其背甲长CL、背甲宽CW、内背甲宽ICW、腹部宽AW、螯肢长节长ML、第5步足趾节宽5PW和螯肢腕骨上外面的棘长OCS这7个参数;然后以背甲长CL参数值作分母、其余6个参数值作分子,获得6个比例参数值X1:CW/CL;X2:ICW/CL;X9:AW/CL;X14:ML/CL;X17:5PW/CL;X19:OCS/CL;
(2)将X1、X2、X9、X14、X17和X19 6个比例参数值分别代入下列方程中进行结果判定:
Yzs=0.07010X1-0.52105X2-1.14342X9+1.30263X14-0.22921X17-1.13982X19-2.62019
Ydl=1.70164X1-1.49333X2-1.89597X9+0.65353X14-0.32891X17-1.31352X19-3.66955
Ylyg=1.03275X1-2.37031X2+0.71223X9+0.72934X14-0.59053X17+4.01213X19-5.20638
Ydy=0.94429X1-1.55943X2+0.11175X9-0.74477X14+1.87868X17+0.49741X19-2.92971
Yzj=-2.85322X1+4.81737X2+1.39575X9-1.43024X14-0.82160X17-2.15829X19-6.13701
(3)根据所得Y值的最大值出现频率最多的群体即为待测样品梭子蟹所处的来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3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气洗涤净化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治疗阳痿的中药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