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灯片管弯曲熔烧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2545.4 | 申请日: | 200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晨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43 | 分类号: | C03B23/043;C03B23/06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凤苞 |
地址: | 21426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弯曲 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灯管片弯曲熔烧软化方法,尤其是梅花形、球形荧光灯片管弯曲熔烧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紧凑型节能荧光灯,都是通过将玻璃直管经熔烧加热软化弯曲,以及再通过接桥组合成的单端荧光灯,达到缩小放电管线形长度,常见有例如:H形、U形、D形、螺旋形、梅花形、球形。在各种紧凑型节能荧光灯中,要数梅花形、球形片管弯曲成型最难,它需经两次两个方向弯曲成型。梅花灯形状例如发明人申请的中国专利CN2610489、CN3344198,球形灯形状例如中国专利CN2505980、CN2582160,CN3303962,CN3171922,CN3585077、CN2561093、CN1830059等所述,其片管都是两个方向弯曲,例如中国专利CN1528690所述,先将玻璃直管大区段熔烧软化,弯曲成类似U形,然后由模具将弯制的类似U形压弯成型。为满足上述大长度弯曲成型要求,需对玻璃直管进行大区段熔烧软化,根据制成灯大小不同,熔烧软化长度在10-30cm,约占片管直管长度2/3及以上。一种常用玻管软化方法,如中国专利CN1528690所述,将玻管两端支承于滚动输送装置,在前进中由大宽度火焰将玻管弯曲部位逐渐熔烧至软化。这种两端支承中间大区段熔烧软化(图2),客观上极容易造成玻管中间熔烧软化下垂弯曲,严重甚至下垂弯曲掉落在火焰上,不仅造成玻管的浪费,而且影响正常弯管成型。现有技术为确保两端支承滚动前进、中间大宽度熔烧软化过程中,玻管不因熔烧软化下垂弯曲掉落,通常方法是加长玻管支承点外两端长度,通过两端大长度配重平衡玻管,达到减少软化玻管弯曲下垂及防止弯曲掉落在熔烧火焰上,片管弯制成型后再将不需要的配重玻管切除。然而此种方法虽然能有效确保两端支承、大宽度熔烧玻管不下垂弯曲及掉落,但它是通过加长两端玻管,达到平衡配重实现,弯管后需切除多余配重,通常切除长度约占总长度30%左右,不仅造成玻管的大量浪费,增加管耗,加大了生产成本,而且管径越大,为保持熔烧软化玻管的少下垂,两端预留配重端头也越长,这样切除浪费也就越大。其次,弯曲成型后切除多余配重部分,不仅增加切割工序成本,而且还会造成切口不平,以及切口毛糙 等缺陷,影响后续封口、平头、接桥等的合格率。长期以来片管两次弯曲,均是采用加长玻管增加配重,减少下垂的做法,上述玻管熔烧软化方法,为行业所俗成,长期未得到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管浪费少,能大幅度降低玻管消耗,以及省略切割工序,且又能有效防止熔烧玻管下垂掉落的荧光灯片管弯曲熔烧软化方法。
本发明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玻管熔烧时,通过在两端装配平衡配重节段,从而达到既有足够平衡配重,保证在熔烧软化过程中玻管基本不下垂掉落,又节约了配重玻管浪费,还省略切割配重工序,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本发明目的。具体说,本发明荧光灯片管弯曲熔烧软化方法,包括玻管两端支承滚动输送,玻管输送过程中的火焰熔烧软化,其特征在于熔烧软化玻管两端装配有配重节段。
本发明所述装配的配重节段,可以是通过插入方式或外套方式,在正常长度玻管两端装配防止熔烧下垂掉落的配重节段,灯管弯管成型时或后即可拔除此配重节段。本发明一种较好方式为,采用插入式装配配重节段,具有装配简单,易于实现。配重节段,一种较好为直径相近于熔烧玻管直径,与玻管外径相近的配重节段,有利于使玻管弯曲成小开口间距U型。所说相近于,是指配重节段的直径大致与熔烧玻管直径相近,并非一定要精确相等。
此外,为简便弯管时对玻管的鼓风冷却,一种较好为配重节段有轴向通孔,可以将鼓风管像通常那样插入配重节段轴向通孔,对弯曲玻管进行鼓风。
配重节段与玻管连接端,一种较好为采用耐磨软性材料,例如发泡硅橡胶,既有利于插入或套于玻管,又有利于延长配重节段使用寿命,还不会损坏灯管,此外,软性材料装配(例如插入)还能避免弯管鼓风时的漏气。从上述效果出发,一种更好为采用有轴向通孔的锥形弹性体连接插头。此外,还可以采用管状轴向周边开有收缩槽的变径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晨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晨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25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陨石玻璃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含悬浮物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