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压铸给汤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2212.1 | 申请日: | 200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群;陆如辉;张祎;王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如辉 |
主分类号: | F04D29/52 | 分类号: | F04D29/52;F04D29/18;B22D17/3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8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压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镁合金压铸给汤泵。
背景技术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工程金属材料,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力学性能优点。随着镁合金材料在压铸行业的广泛应用,镁合金溶液连续定量给汤成为一大难题,由于镁合金熔液浇注的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给汤量波动较大,时而沉渣堵塞泵体,导致压铸件夹杂物和欠铸等工艺缺陷,铸件质品难以控制,加之,镁合金高温流动时容易氧化燃烧,稍有不当,易发生溢汤燃烧事故。目前,镁合金压铸浇注给汤泵,大致采用两类:其一为叶轮泵、螺杆泵,结构简单热拆装方便,缺点:单次给汤量小,容易堵料;其二,活塞泵、离心泵,扬程大,单次给汤量大,缺点:定量误差大,热拆装困难,难以维护。该两种方式在镁合金浇注给汤时都存在以下缺陷;①、浇注量不稳定,通过泵抽吸提升熔液的量值直接受到熔液温度、液位的高度影响,造成给汤量不易控制,铸件变差,料耗增加。②、熔液中的底渣不断搅动,泵在抽吸过程中容易将熔液中的杂质吸入,造成铸件产生夹渣、汤道堵死等缺陷;③、现有的压铸给汤泵存在操作安全性差、维护保养困难、尤其活塞泵、离心泵,使用繁琐且维修成本昂贵,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镁合金压铸给汤泵,它将坩锅里的镁合金熔液通过泵体外壳由下向上压入转弯流道,再通过输液直管道进行给汤输出,出液速度快,浇注时间短,流量稳定,防止沉渣的吸入,不易堵塞。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镁合金压铸给汤泵,包括有泵体支座、支撑连杆、泵体外壳,其中:泵体支座上端设有电机连板,电机连板上端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联轴器;泵体外壳位于泵体支座下部,并且与泵体支座与泵体外壳之间经两侧支撑杆固定连接;泵体外壳上端口配接有喷液直管,喷液直管上端出口端连接有给汤用的溜槽,泵体外壳内设有轴流转子;旋转主轴穿过泵体支座,并且旋转主轴的下端与位于泵体外壳内的轴流转子轴孔连接,旋转主轴的上端与位于联轴器上的电机输出轴相连接。
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泵体外壳内腔为一弯勺型壳体,流出柄部设有带弧形的喷液流道,流入头部设一圆柱状的加压内腔,喷液流道与加压内腔连通,轴流转子设于加压内腔腔内,喷液直管与喷液流道连通,泵体外壳底部且对应加压内腔底部处设有余液泄孔。
上述的轴流转子由内圆柱筒和外圆柱筒构成的同心圆柱筒,内圆柱筒和外圆柱筒之间等弧度设置有至少两个叶片,并且外圆柱筒外壁上制有凹槽;内圆柱筒内周壁构成转子轴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的泵体支座上端设有电机连板,电机连板上端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联轴器;泵体外壳位于泵体支座下部,并且与泵体支座与泵体外壳之间经两侧支撑杆固定连接;泵体外壳上端口配接有喷液直管,喷液直管上端出口端连接有给汤用的溜槽,泵体外壳内设有轴流转子;旋转主轴穿过泵体支座,并且旋转主轴的下端与位于泵体外壳内的轴流转子轴孔连接,旋转主轴的上端与位于联轴器上的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本发明将坩锅里的镁合金熔液通过泵体外壳由下向上压入转弯流道,再通过输液直管道进行给汤输出,出液速度快,浇注时间短,流量稳定,防止沉渣的吸入,不易堵塞,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便于维护保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泵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的轴流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结构部件说明:1.轴流转子;2.余液泄孔;3.泵体外壳;4.喷液直管;5.溜槽;6.泵体支座;7.旋转主轴;8.支撑连杆;9.联轴器;10.电机连板;11.电动机;12.调试手轮;13.喷液流道;14.加压内腔;15.泄放孔;16.转子轴套;17.叶片;18.凹槽。
图1所示,本发明镁合金压铸给汤泵,包括有泵体支座6、支撑连杆8、泵体外壳3,其中:泵体支座6上端设有电机连板10,电机连板10上端设有电机11,电机11输出轴上设有联轴器9;泵体外壳3位于泵体支座6下部,并且与泵体支座6与泵体外壳3之间经两侧支撑杆8固定连接;泵体外壳3上端口配接有喷液直管4,喷液直管4上端出口端连接有给汤用的溜槽5,泵体外壳3内设有轴流转子1;旋转主轴7穿过泵体支座6,并且旋转主轴7的下端与位于泵体外壳3内的轴流转子1轴孔连接,旋转主轴7的上端与位于联轴器9上的电机11输出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如辉,未经陆如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2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硅用石墨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集成沼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