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外循环池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22103.X | 申请日: | 2008-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娟;吕国良;喻成波;章益民;徐威;潘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支持系统 体外循环 | ||
1.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外循环池,其特征是由循环及控制两部分组成,循环部分有透明有机玻璃第一箱体(1)、入口(2)、第一中空纤维管(3)和第二中空纤维管(4),第一出口(5)和第二出口(6)、第一三通管(7)和第二三通管(8)、第一循环池出口(10)和第二循环池出口(11)、回输入口(12);控制部分有第二箱体(13)、氧气入口(14)、开口(15)、加温装置(16)、风扇(17)、控制管路(18),和显示屏(19),塑料管(20);第一中空纤维管(3)和第二中空纤维管(4)顶端分别由树胶粘合后镶嵌在第一箱体(1)内壁上,对应于第一中空纤维管(3)的顶端设有入口(2),对应于第二中空纤维管(4)的顶端设有回输入口(12),对应于第一中空纤维管(3)和第二中空纤维管(4)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出口(5)和第二出口(6),第一出口(5)与第二三通管(8)的一端连接,第二三通管(8)的另二端分别与第一三通管(7)和蠕动泵(9)连接,第二出口(6)与第一三通管(7)的一端连接,第一三通管(7)的另二端分别与第二三通管(8)和第一循环池出口(10)连接,蠕动泵(9)的另一端与第二循环池出口(11)连接,第二箱体(13)与第一箱体(1)紧密相连,第二箱体(13)上方设有氧气入口(14)、与第一箱体(1)结合面的一侧的下端设有开口(15),是连接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3)的通道,显示屏(19)设置在第二箱体(13)上方,与控制管路(18)连接,并控制管路(18)通过导线控制加热装置(16)和风扇(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外循环池,其特征是: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3)为有机玻璃箱,由保温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外循环池,其特征是:第一中空纤维管(3)和第二中空纤维管(4)各由200根直径500微米的透气防水膜材料的中空纤维管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21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式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速电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