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姑鱼仔稚鱼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21901.0 | 申请日: | 2008-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文;叶德峰;徐佳晶;迟长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A23K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 地址: | 316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姑鱼仔稚鱼诱食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姑鱼饲料的添加剂,特别涉及一种黄姑鱼仔稚鱼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姑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是由于鲜活生物饵料有时营养不均衡,易携带病原微生物,从而导致苗种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成鱼的养殖。因此,开发高效优质的黄姑鱼人工颗粒饲料势在必行。
诱食剂属于一种非营养性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适量地添加能够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改进饵料品位,能刺激水产养殖动物的嗅觉、视觉和味觉,使它们聚集在饵料的周围,从而提高水产动物的食欲,维持高营养摄入,改变疾病或应激条件下的摄食状况,,减轻某些病情,为健康养鱼提供保障;并且可以增强水产动物对人工饵料的消化吸收和促进生长,提高饲养效率,缩短了采食时间,减少了饲料浪费,减少水中残饵,减轻残饵腐化对水质的污染,保持了水体环境的干净。此外,诱食剂的开发利用能够改善鱼粉饲料的风味,解决蛋白质饲料紧缺问题,为新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广阔的前景。有些主要就是用化学的方法从动植物中提取具有诱食作用的成分。但也有不少缺点,如动物的摄食量一般,营养水平和饵料利用率不高。单一L-氨基酸或者其混合物也曾成为鱼虾的诱食添加剂,但是由于其成本不低、上品价格较高而使其使用受到了限制,因此诱食效果好、成本低的诱食剂成为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开发热点。
现有人工微颗粒饲料在黄姑鱼苗种培育过程中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这主要是由于与鲜活生物饵料相比,现有人工颗粒饵料的诱食性存在较大缺陷,而鲜活生物饵料中存在化学和视觉促摄食物质,如游离氨基酸等。仔稚鱼对人工微颗粒饲料利用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仔稚鱼根本就不摄食人工微颗粒饲料,因此,开发有效的仔稚鱼诱食剂是提高仔稚鱼利用人工微颗粒饲料的一个重要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姑鱼仔稚鱼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此促进黄姑鱼仔稚鱼摄食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降低育苗生产的成本,维持黄姑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一种黄姑鱼仔稚鱼诱食剂,其按重量份数含有:0.05份至0.1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0.1份至0.2份氧化三甲胺(TMAO)、0.1份至0.3份甘氨酸三甲丙脂、20份至30份次黄嘌呤核苷酸、25份至35份沙蚕提取液、1份至5份甜菜碱、10份至15份丙氨酸、8份至10份甘氨酸、26份至28份乌贼内脏粉和1份至3份番茄红。
一种黄姑鱼仔稚鱼诱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按重量份数称取:0.05份至0.1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0.1份至0.2份氧化三甲胺(TMAO)、0.1份至0.3甘氨酸三甲丙脂、20份至30份次黄嘌呤核苷酸、1份至5份甜菜碱、10份至15份丙氨酸、8份至10份甘氨酸、26份至28份乌贼内脏粉和1份至3份番茄红,混合均匀,得到中间产物;
②选取新鲜沙蚕,捣碎后,与等重量的乙醇混合,抽提48小时,最后通过旋转蒸发把乙醇完全蒸发,即可得到沙蚕提取液;
③称取沙蚕提取液25份至35份,与中间产物混合均匀。乙醇为重量百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黄姑鱼仔稚鱼饲料中使用,添加量(重量百分数)仅为0.5-1.5%,量小,效果明显。
(2)经过仔鱼实验验证表明,用本发明的诱食剂明显促进黄姑鱼仔稚鱼摄食,促进生长,提高了成活率;同时减少残饵,有利于保护环境。
(3)本发明所用的原料来源稳定、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
(4)DMPT对鱼类具有强烈的引诱摄食和促进迅速生长的作用,还能提高鱼类的抗高温和缺氧能力,增强鱼类对水环境变化的忍耐力。
(5)TMAO不仅具有强烈的引诱和促食作用;还能够参与海生动物体内渗透压的调节,能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和抗应激能力;对蛋白起折叠作用,能改善养殖品种肉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