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1477.X | 申请日: | 2008-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5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方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方圆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F01M13/04;F01M1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燃油发动机润滑油气化后的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曲轴箱及车辆发动机各个总成在长时间高速运转后温度升高,导致润滑油气化随尾气排放大气污染环境。现有的油气分离结构主要采用简单的滤网过滤分离后滤油集中在集油杯统一处理,该方式一方面油气分离效果不佳,容易堵塞油气分离装置,影响发动机内气压缺少泄压保护装置,另一方面随着发动机内润滑油气化减少不及时补充容易影响发动机性能,增加不必要的保养次数。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710052733.X公开了一种新型油气分离器。它包括上盖,与上盖连接的外壳,外壳内设有集油杯,集油杯内设空腔滤芯,空腔滤芯与上盖连接,滤芯内的空腔与上盖内的出气腔相通,出气腔与出气口相通,上盖上进气口与集油杯内腔相联通,集油杯内腔与滤芯内的空腔由滤芯隔开。
但该技术中油气分离器仍然存在油气分离装置堵塞下的保护装置及实时回油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含润滑油的油气中润滑油形成液态后回流回内燃机曲轴箱及车辆发动机各个总成并滤油回收充分的油气分离器。
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筒形的外壳、罩在外壳顶部的上盖、与外壳底部连通的进气回油管、设置在外壳侧壁且与外壳内部相通的出气管以及外壳内部的油气分离装置,外壳内的底部设有集气回油体,集气回油体为中心部位带有进气孔的圆盘形结构,集气回油体的外边缘设有若干个回油孔,油气分离装置置于集气回油体之上,集气回油体的进气孔与油气分离装置内腔连通,回油孔上设有到角方便油体回流。回收的液态油滴沿集气回油体及外壳内壁、进气回油口回流到内燃机曲轴箱及车辆发动机各个总成保证其性能。
所述的出气管沿外壳外壁圆周切线方向设置,在出气时排出的气体可带动内部未排出气体形成漩涡状流动方向。
所述的外壳底部直径逐渐收缩形成倒圆台型的过渡段,过渡段的下口与进气回油管连接。集气回油体位于外壳的过渡段内,集气回油体外边缘支撑在过渡段的内壁上。进气回油管的管径小于过渡段的孔径,所以油气在过渡段的气压下降。油气到达集气回油体时集气回油体相当与是一个正圆台型孔径逐渐缩小,也就是说油气气压逐步增加,增压后的油气到达油气分离装置其分离效果得到增加。
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由圆筒形的网状骨架和包裹在网状骨架外的过滤材料层组成,所述的网状骨架两端分别设有环形支撑盘,环形支撑盘外缘支撑于外壳的内壁。两端环形支撑盘的大小不一样方便安装及定位。
所述的环形支撑盘的外缘侧面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置有密封圈,使壳体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
所述的网状骨架由若干个纵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条和绕网状骨架纵轴螺旋延伸的横向支撑条构成,横向支撑条依次于各个纵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条交汇并连接,引导油气螺旋上升形成漩涡油气提供油气过滤率。
所述的上盖与油气分离装置之间设有泄压阀,泄压阀包括盖在圆筒形的网状骨架顶端的中心孔上的圆饼状阀体,阀体中心部位向网状骨架的中心孔内部延伸形成钩体,网状骨架顶端的环形支撑盘内径收缩形成内凸缘,该内凸缘与阀体的钩体之间设有弹簧使圆饼状阀体压紧网状骨架顶面,所述的外壳顶部与上盖间通过自锁螺纹连接,使得外壳顶部与上盖间留有用于泄压的间隙。自锁螺纹为一种内外螺纹牙型角不相同的螺纹副,由于内外螺纹牙型角不相同螺纹即起到了连接作用又存在间隙可通风泄压。
所述的集气回油体沿进气孔孔壁向油气分离装置内腔延伸有定位圆环,所述的分离装置置于定位圆环上。
本发明油气分离器通过集气回油体将气化润滑油回流回内燃机曲轴箱及车辆发动机各个总成减少不必要的故障,同时增压后的油气利用圆筒形油气分离装置充分分离油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油气分离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油气分离器的去除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B-B线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油气分离器的带环形支撑盘的网状骨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油气分离器的带环形支撑盘的网状骨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油气分离器的集气回油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油气分离器的集气回油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油气分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圆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圆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铸造制轧辊
- 下一篇: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