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有机废液中回收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1260.9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潘剑明;陈波;马银标;魏青;鞠景喜;谢智平;施春苗;阮晓东;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16 | 分类号: | B22F9/16;C22B7/00;C22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液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含醋酸铑使用后的有机废液中回收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醋酸铑作为一种高效的环丙烷化、氢甲酰化、羰基化等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在基础化工和医药化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铑作为一种昂贵的稀有金属,是否能得到高效地回收,对于企业来说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
从合成反应釜内得到的含醋酸铑的废液为一种粘稠状有机物,不仅含有大量的反应副产品,还有不锈钢反应釜带出来的大量铁、镍、铬等贱金属离子。
目前回收铑的方法可以总结如下:
吸附法:USP5,403,566介绍了一种用有机硅吸附剂来吸附回收腈化橡胶中的铑溶液,最高回收率达到97%;
胺化分离法:USP4,341,741用脂肪胺和水合肼来处理羰基化残液,使得铑能够被氢卤酸溶液萃取出来,最高回收率达到93.1%;
焚烧法:中国专利96109423.0介绍了一种含有机磷化合物为配体的铑配合物有机溶液的回收方法,加入一种碱性化合物,在1000℃以下灰化,然后用一种含还原剂的溶液清洗该灰分,回收率可以达到99.0%;另一篇中国专利99106262.0介绍了一种特殊的焚烧工艺对含铑催化剂废液进行焚烧灰化,回收率最高可以达到99.9%;
前两种工艺适用性不强,只能针对某种特殊的工艺来回收,且回收周期较长,而第三种方法不仅回收率高,而且周期短。中国专利96109423.0采用电镀的方法,它可能会使其它金属杂质析出,并且对铑的后续利用不是很方便。中国专利99106262.0并未提及具体的回收方法,只是“经分析”,这对具体的回收并不具备直接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回收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回收纯度高的从有机废液中回收铑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是将含铑废液进行明火点燃焚烧,制取铑灰分,然后用碱金属的酸式盐进行高温熔融使得铑变成可溶性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过滤,所得溶液按一定比例过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进一步处理制备得(NH4)3RhCl6,用甲酸钠还原得到高纯度铑粉。
本发明在所述的含铑废液中加入自备的添加剂zmri-01,或在明火点燃焚烧的灰化时或在含铑废液和灰化同时加入自备的添加剂zmri-01。
所述的灰化温度在600—1000℃,时间1.5—2.5小时。
所述灰化后的铑灰分中加入NaHSO4,在600—1000℃的高温下浸取2—4小时,经过上述高温熔融使得铑变成可溶性盐Rh2(SO4)3。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添加自备的添加剂zmri-01,使得铑损失率减到很低,并且zmri-01本身就是一种环保产品,会随铑一起被焚烧而分解,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2.铑纯度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使得贱金属离子得到充分除去,使得制备(NH4)3RhCl6,可以使得铑得到充分沉淀,而其它金属离子极少在有这种络合物的沉淀;采用甲酸钠来还原(NH4)3RhCl6,而不是甲酸来还原它,是基于甲酸钠的弱还原性的,这样就不能使其他金属还原出来。
3.电镀法得到的是铑涂层,取出来并不是非常方便,而利用还原法可以得到高纯度铑粉,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下一步工作。
4.本发明不仅适合含醋酸铑废液的回收,对于其他含铑废液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回收工艺简单,对环境污染更小,回收纯度高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所述的有机废液中回收铑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含铑废液进行明火点燃焚烧,制取铑灰分,然后用碱金属的酸式盐进行高温熔融使得铑变成可溶性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过滤,所得溶液按一定比例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得(NH4)3RhCl6,用甲酸钠还原得到高纯度铑粉。
本发明在所述的含铑废液中加入自备的添加剂zmri-01,或在明火点燃焚烧的灰化时或在含铑废液和灰化同时加入自备的添加剂zmri-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2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字幕区域提取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流水线上的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