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线用Cu-Cr-Zr合金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1203.0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东;王立天;方攸同;李维源;韩士恩;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鑫晖铜业特种线材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金晖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F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05555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cu cr zr 合金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接触线用Cu-Cr-Zr合金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1)将电解Cu及Cu-Cr、Cu-Zr、Cu-Si中间合金按所制备合金成分质量百分数配料,其中Cr含量为(0.30~0.50)%,Zr含量为(0.10~0.15)%,Si含量为(0.01~0.02)%,其余为Cu;
2)将电解Cu置于真空感应炉中,在0.01~0.1Pa大气压下熔化,在1250℃下静置除气后向炉内充Ar至30kPa,加入Cu-Cr中间合金,熔化后再加入Cu-Zr及Cu-Si中间合金,电磁搅拌均匀并静置5~15min;
3)采用水冷铜模在1200℃浇注成锭;
4)铸锭表面切削去除缺陷表层后,常温下轧制变形;在常温下轧制变形的道次变形程度控制在η>0.3,总轧制变形程度为η=1.8;
5)对轧制变形后的合金采用退火-拉拔或拉拔-退火-拉拔工艺进行后续加工:对轧制变形后合金采用退火-拉拔的工艺过程为:450~500℃退火1~4h后拉拔变形η=2.0~3.0,道次变形程度控制在η=0.3~0.5;对轧制变形后合金采用拉拔-退火-拉拔的工艺过程为:在常温下拉拔变形η=2.0,道次变形控制在η=0.3~0.5,在400~450℃退火1~2h,继续拉拔变形η=0.6~1.2,道次变形程度控制在η<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线用Cu-Cr-Zr合金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中间合金元素含量分别为Cu-(4~10)%Cr、Cu-(12~20)%Zr及Cu-(15~20)%S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线用Cu-Cr-Zr合金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1200℃浇注凝固速率≥3℃/s,凝固后冷却速率≥2℃/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线用Cu-Cr-Zr合金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经受所述工艺制备的合金抗拉强度达到580~640MPa,相对电导率达到(77~84)%IACS,在400℃软化退火2h后强度仍能保持在≥54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鑫晖铜业特种线材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金晖铜业有限公司,未经邢台鑫晖铜业特种线材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金晖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2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