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黄杞叶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21027.0 | 申请日: | 2008-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5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潘福生;黄雪慧;王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52 | 分类号: | A61K36/52;A61P37/06;A61K1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黄杞叶 提取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药物组合物,具体地说是含有黄杞叶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黄杞叶为胡桃科植物黄杞(Engelhardia roxburghiana Wall.)的干燥叶。该植物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资源丰富。具有清热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疝气腹痛。民间常作茶饮,可预防高血压,并有降血脂作用。黄杞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的作用和降糖的功效,还有报道其具有抗癌作用。
我们的研究发现黄杞叶提取物达到一定剂量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做为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剂使用,此提取物中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同时我们的研究发现黄杞叶提取物微溶于水。鉴于黄杞叶提取物有效剂量大,溶解度小的特点,提高此药物的溶解度,促进其在胃肠道的吸收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含有黄杞叶提取物250-5000mg。
申请人经过动物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通过选择经典的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药效评价模型-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发现黄杞叶提取物的有效剂量为75mg/kg-500mg/kg,根据药效学动物与人体应用剂量的估算,换算成人体施用剂量在500-5000mg/天之间。为了减少服用次数或每次服用的药剂数量,必须制备单剂量比较大的制剂,以单位制剂中有黄杞叶提取物250-5000mg为宜,优选500-5000mg,最佳为1000-2000mg。
本发明所公开的药物组合物所含有黄杞叶提取物是从黄杞叶中提取、分离、纯化而得到的,包括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新异落新妇苷、新落新妇苷、黄杞苷、槲皮苷、紫杉素等黄酮苷类化合物及其相关的苷元,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在50-100%之间。
黄杞叶提取物还具有溶解度小的特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了黄杞叶提取物体外溶出度的方法,包括原料微粉化至微米级或加入表面活性剂增溶,增加体外溶出度,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具体地为可在微粉处理前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微粉处理后加入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只加表面活性剂而不进行微粉处理。
本发明黄杞叶提取物的微粉化使用药剂学上应用的各种粉碎设备包括球磨机、冲式击式粉碎机、气流粉碎机等设备用物理的方式进行粉碎,要求经微粉化后的提取物中85%的粒度直径小于50μm。
在本发明的微粉化黄杞叶提取物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选自亲水亲油平衡值范围为4-16之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泊洛沙姆类等。根据蔗糖脂肪酸酯的HLB值偏大的特点,优选蔗糖脂肪酸酯为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中表面活性物质重量百分比为1%-10%。
本发明公开的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活性成分可以是黄杞叶提取物、黄杞叶提取物中加入1%-10%的表面活性剂、黄杞叶提取物微粉化、黄杞叶提取物加入表面1%-10%的活性剂后再微粉化。优选杞叶提取物微粉化及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再微粉化。
本发明加入方法可以是将表面活性剂与提取物混合一起粉碎和微粉化,或者将表面活性剂与提取物分别粉碎和微粉化后再混合一起。
本发明所公开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片剂、胶囊、液体胶囊、颗粒剂、干混悬剂、乳剂、糖浆剂、散剂等剂型。按常规制剂方法制备。
附图说明
图1经处理的黄杞叶提取物与未经处理的黄杞叶提取物体外溶出度比较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具体说明,但并不仅限于以下实例。
实施例1:黄杞叶提取物小鼠体内抗排斥反应实验
以小鼠同种异体心脏模型考查黄杞叶提取物的有效施用剂量。以C57BL/6小鼠为受者,受者小鼠麻醉后固定在简易手术台上,采用纵行切口,上至下颌骨下至锁骨,暴露右侧颈部。切除下颌腺体及部分切除胸锁乳突肌,游离右侧颈外静脉,结扎后,近心端用血管夹封闭血流,近结扎端切断,50U/m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尽可能游离颈内动脉,远心端结扎后,近心端用血管夹阻断血流,于结扎点的近心端切断,50U/m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安装0.4mm内径的Cuff,用11-0的缝线固定。将供心的装好Cuff的左肺动脉套入受者右侧颈外静脉,10-0的缝线固定,将受者的装好Cuff的颈内动脉套入供心的主动脉,10-0的缝线固定。在热盐水迅速复温的同时,开放血流。开放血流后,迅速恢复窦性心率。7-0的缝线缝合关闭切口。采用直接观察好颈部触摸法判断移植心脏的心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东医药集团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东医药集团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