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钩式换向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0701.3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5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汪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6 | 分类号: | H01R4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19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电枢的换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钩式换向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钩式换向器的基本构造主要是由多个换向器片和一个用于固定换向器片的塑胶基体组成,在换向器基体中设置有多个绝缘槽,该绝缘槽中配置有云母片,该绝缘槽是用机械加工成型的,一般是用铣刀片铣削加成型与车削外圆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而所述云母片也需要下料、冲制、排片以及压置等化费多道工序。
现有的钩式换向器的一般制造过程为:换向片下料拉排——冲制换向片、云母片剪切成条——清洗换向片、云母片冲制——排列换向片和云母片——换向片压入换向器基体,即注塑压制成型——固化——机铰内孔——车削外圆、校正全长、加工钩脚与内孔——铣削钩脚——铣绝缘槽——砂光——斜向抛光——抛光——气动弯钩成形——抛光——检验——入库(参见图1)。其中,上述换向器加工过程中,在注塑压制成型这个步骤之前为换向片的粗加工部分,注塑成型之后再通过车、铣、镗、抛等多道工序再加工来达到换向片工艺尺寸的要求,属于精加工部分,这样工艺,换向片本身需要的后续机械加工步骤多,而且造成整个换向器的制造工艺过程工序繁多,因此,生产周期长,材料浪费大,还有待于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换向片采用一次冲裁成型工艺的钩式换向器加工方法,该换向器加工方法在换向片的外圆方向不留车削余量,能够省略原先换向片在后续的多道机加工工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钩式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①、以铜材为原材料,下料并拉拔成铜排;
②、在所述铜排上分级同步冲裁出钩式换向器的换向片钩脚、燕尾槽和下刻槽,并切断所述的铜排;
③、对冲裁成型的所述换向片进行清洗;
④、云母片剪条、冲裁,并将所述的云母片进行排片;
⑤、将所述的换向片、云母片压制到注塑模中,注塑成型为换向器,并形成换向器基体;
⑥、固化;
⑦、机铰所述换向器的内孔、气动弯折所述的换向片钩脚;
⑧、抛光;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的分级同步冲裁优先地采用多级级进双向冲裁工艺,即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切除铜排,具体包括有:
a、第一级:从上往下纵向冲出所述换向片的钩脚厚度;
b、第二级:从上往下纵向冲出所述换向片的燕尾槽;
c、第三级:水平横向冲出所述换向片的钩脚宽度和下刻槽;
d、第四级:以所述换向片的长度为基准,水平横向冲断所述的铜排。
于是,在换向片结构的冲裁过程中,采用从上往下纵向切出燕尾槽和钩脚厚度,水平横向切出钩脚宽度、下刻槽和切断铜排,改变现有单向冲裁铜排方法,实现多道工序同时冲裁连续操作,使得铜排受力均匀、不变形,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采用上述的多级冲裁方法,能够保证切削面平整、不变形,尺寸精确稳定,并且,获得的冲裁成型的产品毛刺小。另外,钩脚及下刻槽部份采用冲裁工艺,使得上述两个结构的型位尺寸完全靠精密模具和设备保证,避免了现有机加工带来的钩脚偏向、粗细不均、钩距不等、毛刺大等缺陷。
为了避免在切断铜排时,换向片的钩脚头部会出现毛边,所述的铜排横向冲断后而形成的换向片在尾部横截面处设置有一个0.05~0.1mm小台阶。该小台阶还可用于在加工时调节换向片的长度,为冲裁成型后的换向片长度留有调节余量。
所述换向器基体的注塑压制采用钩脚朝上定位,钩肩部受力封料,钩脚镶入所述换向器基体的上行腔钩槽内。这样,在压制成型过程中就把钩脚部份排除在换向器基体的行腔压力之外,避免现有技术在压制注塑时钩脚受力变形和粘敷废料,可以确保钩脚尺寸的稳定,外观更加整洁。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换向片采用35吨高速精密压力机实现分级同步冲裁工艺,该高速精密压力机的加工频率为每分钟400~700次。
作为优选,所述换向器基体采用工程塑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换向器制造方法,该换向器在固化后外径不车削,即换向片在外圆方向不留车削余量,换向器的换向片钩脚、燕尾槽和下刻槽部份采用多级同步冲裁工艺,结合冲断铜排工序一并切除完成,改变现有单向冲裁铜排方法,实现多道工序同时冲裁连续操作,使得换向器的制造工序大幅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式自动布匹整理机
- 下一篇: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