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20120.X | 申请日: | 2008-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6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龙 |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63B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开启 救生 通道 装置 | ||
1.一种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包括设有救生通道(11)的固定面板构件 (1)、封板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固定面板构件(1)形成安装槽(5)的活 动压板构件(3),和用于使所述固定面板构件(1)、封板构件(2)、活动压板构件(3) 三者处于相互压锁闭合状态或打开分离状态的锁合开关构件(4);所述封板构件(2) 设置在所述安装槽(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 构件(2)固定设置在安装槽(5)中,或者所述封板构件(2)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 (5)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 槽(5)是一个允许封板构件(2)在其中滑动的轨道槽(52);所述活动压板构件(3) 包括至少一块与所述固定面板构件(1)转动连接的压板组件(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 压板构件(3)包括两块及两块以上与所述固定面板构件(1)转动连接的压板组件(31), 且其中一压板组件(31)即主压板组件(31A)压着在其他压板组件(31)即从压板组 件(31B)上;所述主压板组件(31A)和从压板组件(31B)与所述固定面板构件(1) 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 组件(31)包括一块与所述固定面部构件(1)转动连接的直线形板材(311);或者所 述压板组件(31)包括多块首尾相连且依次扣压的压板(315)、所述各压板(315)均 与所述固定面部构件(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 形板材(311)或所述压板(315)的接近固定面板构件(1)的一侧端设有滑槽(6); 所述压板(315)首尾两端的一侧端设有压接槽(3151),另一侧端设有与所述压接槽 (3151)相配合的压接榫(3152),所述压板(315)与固定面板构件(1)设有用于为 压板(315)提供复位弹力的弹性件(315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 开关构件(4)包括与固定面板构件(1)转动连接的锁合件(41),所述锁合件(41) 转动一定角度后,可抵压在活动压板构件(3)上使所述固定面板构件(1)、封板构件 (2)、活动压板构件(3)三者处于相互压锁闭合状态,且在回转一定角度后、又可从 活动压板构件(3)上移开,从而使所述固定面板构件(1)、封板构件(2)、活动压板 构件(3)三者处于打开分离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 件(41)转动一定角度后,可抵压在该主压板组件(31A)上或者从该主压板组件(31A) 上移开;所述锁合件(41)的接近固定面板构件(1)的一侧端设有用于减小摩擦阻力 的滚珠(4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 构件(2)由多块封板(21)依次首尾转动连接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 构件(2)由多块封板(21)通过弹簧合页(22)首尾连接而成;所述各封板(21)与 另一封板(21)的连接端面(23)是可相互配合的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端面(23)处还设有起缓冲和密封作用的弹性嵌条(24);所述锁合开关构件(4)外表 面上涂有萤光粉。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 于对锁合开关构件(4)进行限位、防止误操作的限位件(7),所述限位件(7)包括固 定设置在所述固定面板构件(1)上的基座(71)、与基座(71)转动连接的限位杆(72), 所述限位杆(72)设置在所述锁合件(41)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龙,未经王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1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