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导静电防腐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9763.2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魏强邦;王国境;王红杰;鲍矛;姜为;毕树雷;吴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75/04;C09D5/08;C09D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100012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导 静电 防腐涂料 | ||
所属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化工防腐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用于石油贮罐表面防腐的一种环氧导静电防腐涂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贮罐内外表面的防护涂装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众所周知,油罐内壁表面产生的静电会引起油品的燃烧和爆炸、油罐内壁的腐蚀会危及油品贮存的质量与安全。为此,我国制定发布了GB6950-2001石油罐导静电涂料标准并作为石化工业强制执行的法规。作为油罐内壁涂层,其表面电阻率应为(105~109)Ω,同时尚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耐化学介质性、耐油耐水性、密着性与机械物理性。而我国国内早在90年代初期就兴起了储油罐导静电涂料开发的热潮,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的防静电涂料并投入了使用,但基本上都含有一定的有机溶剂,涂装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更重要的是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导致了发生很多的安全事故,如贮罐短时间内就发现点状腐蚀,装油后点状腐蚀严重,导致油罐底部腐蚀穿孔漏油;特别是使用这些涂料在涂装过程中,由于导静电涂料中的溶剂的挥发容易产生闪爆而印发爆炸事故。目前国内的导静电涂料存在的问题是:导电不防腐,涂料防腐性能较差,容易导致储油罐腐蚀穿孔;防腐不导电,涂料不具备相应的导静电性能或导静电性能不持久,也就是使用一定时间后导静电性能变差或失去导静电性能;涂料均为溶剂型涂料,溶剂型涂料在其成膜过程中会伴随着溶剂的挥发,溶剂型涂料尤其是室温固化的溶剂型涂料在其成膜中总是残留一定量的溶剂,并且残留溶剂的挥发速度极其缓慢,甚至几年后还能测出溶剂的残留,研究表明,残留溶剂对漆膜的附着力、耐腐蚀以及耐潮湿性等都有不利的影响。对于室温固化而于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漆膜,残留溶剂的存在危害更大,受温度升高的影响,漆膜中的残留溶剂将快速向外扩散,严重的情况将导致漆膜的破坏,从而导致漆膜的整体防护失效。对于溶剂型涂料,防腐层的厚度要求500μm以上时,需要多层涂刷以便达到所要求的涂膜厚度,溶剂的挥发,使溶剂型涂料的漆膜不可避免地存在针孔的缺陷,而多层涂刷也是为了达到涂层间相互覆盖针孔的目的,从而消除这一漆膜缺陷,但是现场施工,由于受复杂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本身施工水平的影响,多层施工的涂层在实际中有涂层分层的现象,导致漆膜的整体失效。同时施工过程中溶剂的挥发不仅污染了环境,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而且会出现由于溶剂在封闭环境中的挥发而引起闪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含挥发性溶剂、安全性能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导静电性能及防腐性能优良、一次喷涂成膜且施工方便的环氧导静电防腐涂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在导静电涂料中不使用液体挥发性溶剂,100%使用固含量的技术方案,其特点在于:一种环氧导静电防腐涂料,由环氧树脂、环氧活性稀释剂、端环氧基改性聚氨酯树脂、片状导电云母粉、粒状导电钛白粉构成甲组份;由改性脂肪族胺、改性脂环族胺及固化促进剂作为乙组份,甲、乙组份按比例混合构成双组分涂料,其中甲、乙组份成分构成如下;
甲组份:
环氧树脂 20-60%
环氧活性稀释剂 5-15%
端环氧基改性聚氨酯树脂 5-15%
片状导电云母粉 20-30%
粒状导电钛白粉 10-20%
乙组份:
改性脂肪族胺 40-60%
改性脂环族胺 49.1-49.9%
固化促进剂K54 0.1-0.9%
甲、乙组份的混合使用配比比例为甲∶乙=100∶22,
以上各组份及成分的比例均按重量百分比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9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车辆车体涂装用双组份水性涂料
- 下一篇:对物体进行定位的方法、系统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