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和系统及系统的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19559.0 | 申请日: | 2008-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郝建斌;陈朋超;荆宏远;韩冰;谭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1B11/02;G01L1/24;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 杰;任清汉 |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滑坡 监测 预警 方法 系统 构建 | ||
1.一种管道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是将监测分为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滑坡表部位移监测、滑坡对管道的推力监测及管道应变监测四部分:
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方法是:将粘贴有测斜管光纤光栅传感器(16)的测斜管(1)以粘有测斜管光纤光栅传感器(16)一侧朝向滑坡(13)潜在滑动的方向,在滑坡(13)上插入穿过所有潜在滑动面(15)并延伸至基岩面以下3~5m的钻孔内;将光纤接头与光缆(5)连接,通过光缆(5)将信号引到现场监测站;在现场监测站,上位计算机(8)调用自编的程序,控制光纤光栅解调仪(7),实现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测出测斜管(1)承受的最大拉应变;设基岩里的测斜管(1)是固定约束的,利用二重积分算法,通过测斜管(1)的拉应变分布就可求解出测斜管(1)的弯曲挠度,这一挠度即是滑坡深部位移量;
滑坡表部位移监测方法是:在滑坡(13)表部地下一定深度的垂直于滑坡(13)变形方向埋设一细长混凝土地梁(2),并将地梁(2)两端固定约束,在混凝土地梁(2)中心钢筋(17)的轴向方向上粘贴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串联组成光纤光栅传感器组,各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的引纤熔接后接至连接光纤;在地梁(2)的一端引出光纤光栅传感器组的信号接头;将信号接头与光缆(5)连接,通过光缆(5)将信号引到现场监测站;在现场监测站,上位计算机(8)调用自编的程序,控制光纤光栅解调仪(17),完成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实现在土体变形导致细长混凝土地梁(2)发生变形时,监测地梁(2)伸长变形的程度和位置;
滑坡对管道的推力监测方法是:将土压力盒光纤光栅传感器(4)固定在管道(14)上,且土压力盒光纤光栅传感器(4)感受压力的敏感面朝向滑坡(13)滑动方向;土压力盒光纤光栅传感器(4)测量的压力就是滑坡(13)对管道的正面推力;
管道应变监测方法是:在滑坡(13)的两侧边缘及滑坡中心位置的管道(14)上,均匀布置管道(14)监测截面,且监测截面的间距不超过60m;在管道(14)的每个监测截面上均匀布置3个管体光纤光栅传感器(3),监测管道(14)轴向的应变。
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滑坡监测预警方法的管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是由滑坡深部位移监测装置、滑坡表部位移监测装置、滑坡对管道的推力监测装置、管道应变监测装置、现场监测站、办公室的接收终端组成;滑坡深部位移监测装置的测斜管光纤光栅传感器(16)、滑坡表部位移监测装置的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滑坡对管道的推力监测装置的土压力盒光纤光栅传感器(4)和管道应变监测装置的管体光纤光栅传感器(3)输出分别接现场监测站的光转换开关(6),光转换开关(6)输出接光纤光栅解调仪(7)的输入,光纤光栅解调仪(7)的输出接上位计算机(8)的输入;上位计算机(8)的输出接GPRS传输模块(9),由办公室的接收终端GPRS接收模块(10)接下位计算机(11)的输入,下位计算机(11)的输出接报警器(12)和显示器。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管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其构建方法如下:
滑坡深部位移监测装置的构建方法:
1)在拟监测的滑坡(13)上用地质钻进工艺钻孔,钻孔需穿过所有潜在滑动面(15),并延伸至基岩面以下3~5m;要求钻孔终孔口径为Φ110mm,孔斜小于1°,钻井过程中除基岩孔外要求全套管护壁;
2)准备好ABS或PVC常规测斜管(1);按钻孔深度将测斜管(1)逐节进行预连接,并在对接处作对准标记和编号,然后拆除连接;
3)下放测斜管(1)前,在钻孔内进行清孔作业,直至泥浆水变成清混水为止,确保钻孔通畅;提钻后立即下放粘贴有测斜管光纤光栅传感器(16)的测斜管(1);
4)在第一节测斜管(1)外壁上粘贴测斜管光纤光栅传感器(16),并在测斜管(1)外壁上刻凹槽,将连接光纤用胶布固定于凹槽内;将测斜管光纤光栅传感器(16)粘贴在测斜管(1)内壁十字导槽所处的某一平面内;
5)下放第一节测斜管(1)距孔口一定高度,按测斜管(1)的对准标记和编号连接第二节测斜管(1),并在第二节测斜管(1)外壁上粘贴测斜管光纤光栅传感器(16)、刻槽、固定连接光纤后,下放第二节测斜管(1);依此方法,下放所有测斜管(1)至孔内;当钻孔内水的浮力致使测斜管(1)上浮时,在测斜管(1)中注入适量清水以减小下放阻力;
6)待所有测斜管(1)下放至孔内后,调整十字导槽方向,使十字导槽方向及测斜管光纤光栅传感器(16)组的方向朝向滑坡体的位移方向;
7)向基岩与测斜管(1)间隙里注入M5细砂水泥砂浆,砂浆用注浆管引导,当注浆管下至离孔底1m处后开始注浆;在土体与测斜管(1)间隙内回填细砂;
8)在孔口做混凝土墩,在墩内埋设钢套筒,以保护测斜管光纤光栅传感器(16)组的信号接头;将信号接头与光缆(5)连接,通过光缆(5)将信号引到现场监测站;
滑坡表部位移监测装置的构建方法:
在滑坡地表上开挖出一条地槽,地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滑坡(13)变形方向;在地槽里浇注小石混凝土地梁(2);在地梁(2)两端的非滑坡区域,开挖作业坑,用于浇注混凝土地锚(19),从而固定混凝土地梁(2)的两端;用焊接方式连接钢筋(17),钢筋(17)的长度要能跨越监测区的滑坡(13)宽度;在钢筋(17)上粘贴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用泡沫密封胶密封;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粘贴在钢筋(17)的轴向方向;采用串联的方式将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组成传感器组,各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的引纤熔接后接至连接光纤;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采用等间距连接,在滑坡变形的关键区,加密布置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在地梁(2)浇注一半高度时放置粘有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的钢筋(17),使钢筋(17)处于混凝土地梁(2)的中心位置,然后继续浇注另一半混凝土;对混凝土养护后回填地槽;浇注混凝土地锚(19),地锚(19)内的钢筋笼与地梁钢筋(17)良好搭接,使地梁(2)两端固定约束;在地梁(2)的一端引出地梁光纤光栅传感器(20)组的信号接头;将信号接头与光缆(5)连接,通过光缆(5)将信号引到现场监测站;
滑坡对管道的推力监测装置的构建方法:
土压力盒光纤光栅传感器(4)通过土压力盒支架(21)固定在管道(14)上,土压力盒光纤光栅传感器(4)感受压力的敏感面朝向滑坡(13)的滑动方向;土压力盒支架(21)由两块圆弧形钢板卡箍组成,其中一段圆弧形钢板上焊有底座,土压力盒光纤光栅传感器(4)嵌入底座中,并保持一定的裕量,使土压力盒能自由变形;土压力盒支架(21)两端的卡箍连接件(23)通过螺帽连接;
管道应变监测装置的构建方法:
在滑坡的两侧边缘及滑坡的中心位置各布置一管道监测截面,且监测截面的间距不超过60m;在管道(14)的每个监测截面的外周均匀布置3个管体光纤光栅传感器(3),且3个管体光纤光栅传感器(3)布置在与管道(14)轴线垂直的平面上;安装管体光纤光栅传感器(3)时,完全刮开管道(14)防腐层,并打磨管道(14)表面至光滑,用快干胶粘贴管体光纤光栅传感器封装(24)封装好管体光纤光栅传感器(3);待三个管体光纤光栅传感器(3)全部粘贴好后,将管体光纤光栅传感器(3)的引纤一并引至地面,并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95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