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18633.7 | 申请日: | 200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吉生;杨久霞;李琳;何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F7/028 | 分类号: | G03F7/028;G03F7/00;G02B5/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 地址: | 10001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 树脂 组合 彩色 滤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制造黑矩阵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利用上述感光树脂组合物制备彩色滤光片的方法,属于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彩色滤光片是液晶显示器实现彩色显示的关键部件,近年来彩色液晶显示器在市场上迅速普及,对显示器色彩显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黑矩阵直接决定彩色滤光片的分辨率、色彩饱和度等画质要求,而且依据彩色滤光片的工艺要求,所形成的遮光膜(黑矩阵)必须具有耐热、耐酸碱、涂布均匀和图案边缘平整精度高等特点。
目前,彩色滤光片中的黑矩阵主要由铬及其氧化物蒸镀膜经过刻蚀形成,这种方式不仅工艺复杂,而且设备、材料费用昂贵,针对环境保护、能效、工艺安全性以及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黑矩阵来制造彩色滤光片。
上述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不饱和羧酸或羧酸酐、乙烯性不饱和双键以及环氧基团的树脂,颜料,分散剂,光引发剂和溶剂,但该种组合物存在后增稠现象及固化不充分等问题,因而严重影响了黑矩阵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彩色滤光片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以使该感光树脂组合物粘度稳定、显像效果优异;同时利用上述感光树脂组合物制造的黑矩阵质量较好,进而提高包含该黑矩阵的彩色滤光片的质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具体包括:
不饱和酸酐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及所述共聚物的衍生化合物或不饱和羧酸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及所述共聚物的衍生化合物,重量百分比为5.4%~45%;
含乙烯性不饱和双键或环氧基团的感光性树脂,重量百分比为0.5%~18%;
颜料,重量百分比为4%~15%;
光起始剂,重量百分比为0.1%~3%;
溶剂,重量百分比为40%~85%;
助剂,重量百分比为0.1%~1%。
上述感光树脂组合物,由于包含不同配比的多种成份使其粘度稳定、显像效果优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感光树脂组合物涂布在玻璃基板上;
将涂布后的玻璃基板进行曝光;
将曝光后的玻璃基板显影和烘烤,形成黑矩阵。
上述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上述感光树脂组合物,较好地提高了制备的黑矩阵的质量,进而提高了彩色滤光片的质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彩色滤光片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包括:
不饱和酸酐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及上述共聚物的衍生化合物或不饱和羧酸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及上述共聚物的衍生化合物,重量百分比为5.4%~45%;含乙烯性不饱和双键或环氧基团的感光性树脂,重量百分比为0.5%~18%;颜料,重量百分比为4%~15%;光起始剂,重量百分比为0.1%~3%;溶剂,重量百分比为40%~85%;助剂,重量百分比为0.1%~1%。
其中,上述不饱和酸酐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及上述共聚物的衍生化合物或不饱和羧酸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及上述共聚物的衍生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结构单元树脂和第二结构单元树脂,
第一结构单元树脂的通式为:
其中,R表示硫醇取代基或醇取代基,x的取值为1或2,y的取值为0或1,z的取值为0或1,n的取值为7~25;
第二结构单元树脂的通式为:
其中,R1表示丙烯酸酯或氢原子,x1的取值为1~2,y1的取值为2~8,n1的取值为25~200。
另外,上述第一结构单元树脂作为颜料表面活性剂,其重量百分比为0.4%~15%;上述第二结构单元树脂作为碱可溶性树脂,其重量百分比为5%~30%。
上述各组份优选为:颜料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4%~7.5%;碱可溶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15%,含乙烯性不饱和双键或环氧基团的感光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0.04%~6%;颜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0%~15%;光起始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1%;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0%~80%;助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8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