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蝎的仿生酶解产物及其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18154.5 申请日: 2008-08-13
公开(公告)号: CN101647824A 公开(公告)日: 2010-02-17
发明(设计)人: 魏永利;张加余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凯瑞创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5/64 分类号: A61K35/64;A61P9/00;A61P25/08;A61P29/00;A61P35/00;C12P2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6北京市海淀区青云里***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全蝎 仿生 产物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全蝎的仿生酶解产物,以及该酶解产物的药物用途。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全蝎为中国药典收载的药材品种,功能活血化瘀,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肿瘤,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癫痫,偏正头痛,疮疡,瘰疬。全蝎始载于五代《蜀本草》,具有息火镇痉、祛风攻毒之功。由于现代研究表明,地龙有活血化瘀、抗肿瘤、通络止痛等药理活性,全蝎的药用也倍受青睐。

全蝎作为传统中药,临床应用很广泛,在入药的方式上通常采用原药材粉碎后直接服用,或水提、水提醇沉后服用,其所采取的提取方法比较传统。目前临床疗效确切的全蝎制剂多为干燥药材原粉制成的中成药,如七珍丸、通心络胶囊等;或经乙醇渗漉提取制得的粗提物,如复方牵正膏。全蝎药材利用率较低,活性物质没有获得充分的利用。经现代研究证明,全蝎中的肽类成分的疗效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体经口服全蝎后,经胃蛋白酶及胰酶的酶解、消化,以小分子肽类成分吸收入血发挥疗效。小分子的寡肽类物质和小肽类物质很容易被小肠吸收,而大分子的蛋白类在小肠里很难被吸收。传统的原粉直接服用,原药粉中的大分子蛋白,只有少量在体内经过胃肠道的分解,变成小分子的寡肽或小肽而被吸收,其余大部分大分子蛋白由于药材粉碎的细度、胃肠道pH的变化及口服食物的影响等造成其水解的不完全,因而被吸收率很低,造成疗效的降低和大量药材的浪费。而传统的水提、醇提、水提醇沉的提取工艺又会使得蛋白质受热变性而不溶于水,最终被滤过除去,仅有极少数溶于水的低肽类成分被吸收,造成大量的药材浪费,疗效同样大大降低。

将动物蛋白进行体外酶解是一种获取小分子肽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不同的酶水解的部位不一样,得到的酶解产物也大不相同。用单一的胃酶或胰酶或其他单一的蛋白酶来酶解,虽然可获得一部分小肽,但均不能被使蛋白质被充分酶解为小肽,从而极大影响到其疗效。因此这些酶解方法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一种仿生的酶解方法——在生物自然进化过程的被确证有效的,模拟人体消化过程的仿生酶解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安全的全蝎仿生酶解产物;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提取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风湿以及癫痫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人提供一种全蝎的酶解产物,该药物采用仿生酶解的方法制备:

取全蝎,加水匀浆,调节pH至1.0~3.0,加入胃蛋白酶于35~45℃保温酶解0.5~4小时,再调节pH至7.5~8.5,加入胰酶或胰蛋白酶于40~50℃保温酶解2~8小时,即得。

进一步优化为:

取全蝎,加2~5倍量水匀浆,调节pH至1.5~2.5,加入全蝎量0.5%~5%的胃蛋白酶于35~45℃保温酶解1~3小时,再调节pH至7.5~8.5,加入全蝎量0.5%~5%的胰酶或胰蛋白酶于40~50℃保温酶解3~6小时,即得。

较优的制备方法为:

取全蝎,加1~4倍量水匀浆,加入适量的45℃的水,调节pH至2.0,加入全蝎量1%~2%的胃蛋白酶于40℃保温酶解1~3小时,再调节pH至8.0,加入全蝎量1%~2%的胰酶或胰蛋白酶于50℃保温酶解3~6小时,即得。

发明人经过试验筛选,全蝎药材加水匀浆后,可预先加热至80~100℃,保温15~30分钟,再放冷至酶解所需温度,按以上操作酶解,其效果更强。按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酶解,当胃蛋白酶的酶活力达到1200U/g,胰蛋白酶的酶活力达到2500U/mg,胰酶的酪蛋白转化力达到25.0时,效果较为充分;酶活力越高,酶解速度越快、效果越好。

发明人所用的全蝎可以是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及其他种类全蝎的新鲜或干燥全体,鲜体可直接加水匀浆,干体可先粉碎成60~300目粉或超微粉,再加水匀浆。按本发明的方法操作,全蝎的抗凝血、溶血栓、抗肿瘤、抗风湿、抗癫痫、止痛等活性大大增强,优于以往常用的全蝎原粉、水提液、醇提液及水提醇沉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瑞创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瑞创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8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