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17680.X | 申请日: | 2008-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孟继安;李志信;邢程;杨卫民;阎华;关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G3/00 | 分类号: | F28G3/00;F28F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旋转 多头 弹簧 清洁 强化 装置 | ||
1.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含有固定在换热管两端支撑架上的软轴、套在并固定在软轴上的轴向定位套、套在软轴上并可绕软轴旋转的两个以上的自旋转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自旋转转子含有可在管内流体驱动下绕所述软轴旋转的至少一个旋转驱动叶轮和弹簧组;所述旋转驱动叶轮含有套在软轴上的旋转轴套,弹簧组与所述旋转轴套连接为一体,并随旋转轴套共同绕软轴旋转;所述弹簧组含有至少两头弹簧,该弹簧组在旋转时对换热管内壁清洗除垢和强化换热;所述弹簧组的弹簧截面的当量直径与换热管内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15%;所述弹簧组的弹簧的螺距与换热管内径之比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中的弹簧是单旋向结构,或双旋向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是丝状结构或片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横截面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倒圆多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转转子含有一个长度短于弹簧组旋转轴向长度的短旋转驱动叶轮,位于弹簧组的任意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转转子含有两个长度短于弹簧组旋转轴向长度一半的短旋转驱动叶轮,分别位于弹簧组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转转子含有一个长度长于或等于弹簧组旋转轴向长度的长旋转驱动叶轮,其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套与弹簧组的两端连接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与旋转轴套连接为一体的方式是通过叶片和连接环连接为一体;所述叶片的一端与旋转轴套固定而另一端与连接环固定,连接环与弹簧组的端部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与旋转轴套连接为一体的方式是通过叶片连接为一体;所述叶片的一端固定在旋转轴套上,弹簧组的端部与所述叶片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与旋转轴套连接为一体的方式是:弹簧组的端部与旋转轴套直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未经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76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