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识别需求依赖关系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17633.5 | 申请日: | 200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树;王青;李引;李娟;冯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9/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长江 |
| 地址: | 10019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识别 需求 依赖 关系 方法 | ||
1.一种自动识别需求依赖关系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自然语言描述的需求规约文档转换为规则化描述的XML文档;将所述XML文档对应的数据存储到计算机中;
2)计算所述自然语言描述的需求规约文档中的各需求句子对象之间的距离,所述各需求句子对象之间的距离利用欧几里德Distance(Di,Dj)计算,其中,向量表示需求句子对象包含的需求内容文本,文本包含的各个标引词为该向量的各个维度,dij表示标引词j在文本i中的权重其中freq(tj,i)表示在文本i中标引词j出现的次数,文献频率dfj是包含该标引词的文献数与所有文献数n的比值;将所述各需求句子对象聚合成不同的聚合类,所述的将各需求句子对象聚合成不同的聚合类的步骤如下:
a)将每个需求句子对象初始化为一个类;
b)遍历所有的类,采用层次聚类方法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
c)计算出来类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的距离阈值,合并这两个类;
重复步骤b),c)直到所有的类之间的距离都大于阈值;
遍历所述聚合类中的每个需求句子对象,找出具有最大相似度比率的需求项,则其他需求项相似依赖于所述具有最大相似度比率的需求项;
3)计算所述自然语言描述的需求规约文档中各需求名称对象与需求句子对象之间的短语相似度,所述需求名称对象与需求句子对象之间的短语相似度为其中distance为将查询字符串编辑为相匹配的文本的次数;向量表示需求名称对象和需求句子对象中包含的需求内容文本,文本包含的各个标引词为该向量的各个维度,表示标引词j在文本i中的权重,freq(tj,i)表示标引词j在文本i中出现的次数,文献频率dfj是包含该标引词的文献数与所有文献数n的比值;若短语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则需求句子对象所属的需求项引用依赖于需求名称对象所属的需求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需求依赖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与类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如下:
a)若两个类中均只包含一个需求句子对象,类之间的距离为两个需求句子对象之间的距离;
b)若一个类包含一个需求句子对象,另一个类包含多个的需求句子对象,则类之间的距离为包含一个需求句子对象的类中的需求句子对象与另一个类中的所有需求句子对象的距离的平均值;
c)若两个类均包含多个需求句子对象,则类之间的距离为一个类中的所有需求句子对象与另一个类中的所有需求句子对象的距离的平均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识别需求依赖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具有最大相似度比率值的多个需求项之间互相依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76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用户设备控制切换的方法
- 下一篇:旋耕蒲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