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终端的方法、装置及无线操作维护中心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16652.6 | 申请日: | 2008-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伟;沈亮;周俊;袁捷;李承益;戴鹏程;侯优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 杉 |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终端 方法 装置 无线 操作 维护 中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定位终端的技术。
背景技术
终端定位业务是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一项重要的业务,现有终端的定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TOA/TDOA(Time of Arrive/Time Difference Of Arrive,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差)、单基站智能天线定位、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System,辅助全球定位系统)和场强定位等。
其中,TOA/TDOA定位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终端观测至少3个小区广播信道的到达终端的时间差,将时间差反馈给网络侧,网络侧根据该时间差采用双曲面/线算法来对终端进行定位。如果默认为终端同各个基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采用双曲线算法对终端进行定位,不对终端的高度进行定位;如果不能被默认为终端同各个基站在同一水平面上,就采取双曲面算法对终端进行定位。OTDOA定位方法需要对空中接口功能进行扩充,需要对终端进行改动使其支持OTDOA测量。
单基站智能天线定位技术中,基站通过智能天线得到终端发射信号的方位角信息,同时终端上报的定时提前和基站上报的接收定时偏差乘以光速表示了终端同基站之间的距离。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上述方位角信息、终端同基站之间距离的信息和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就可以计算出终端的位置。但是单基站智能天线定位方法的精度取决于智能天线的方位角分辨精度;当在市区、山区、丘陵地带时,无线传播环境复杂,没有直射信号,而存在数条能量相当的多径信号,从而使得到的方位角信息不准确,甚至有时会有较大误差,最终导致定位终端的精度较差。
A-GPS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向终端提供辅助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息,利用辅助GPS信息,终端可以很快捕获卫星并检测到测量信息,然后将测量信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定位服务中心,由定位服务中心计算出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由于A-GPS定位方法需要网络和终端都能够接收GPS信息,因此需要对空中接口功能进行扩充,需要对终端和网络做较大改动。
场强定位方式需要通过终端接收本小区和邻小区场强及TA(TimeAdvance,提前时间)值来进行定位,但是由于难以获取终端接收的信号,因此这种定位方法精度较低,较少应用。
综上可见,采用上述现有终端定位技术定位终端时,或者需要对现有硬件设备进行较大改动,或者定位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终端的方法、装置及无线操作维护中心,用以解决现有终端定位技术需要对现有硬件设备进行较大改动、或者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定位终端的方法,包括:
根据终端与各辅助定位基站之间的路径损耗差,确定在服务小区所属基站和各邻区所属基站的天线为全向天线时,终端的初步估计位置;
根据各辅助定位基站在终端初步估计位置的天线波瓣衰耗,修正所述终端与各辅助定位基站之间的路径损耗差,并根据修正后的终端与各辅助定位基站之间的路径损耗差确定终端的调整估计位置;
根据终端的调整估计位置确定终端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定位终端的装置,包括:
初步估计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终端与各辅助定位基站之间的路径损耗差,确定在服务小区所属基站和各邻区所属基站的天线都为全向天线时,终端的初步估计位置;
损耗差修正单元,用于根据各辅助定位基站在终端初步估计位置的天线波瓣衰耗,修正所述终端与各辅助定位基站之间的路径损耗差;
调整估计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修正后的终端与各辅助定位基站之间的路径损耗差确定终端的调整估计位置;
终端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终端的调整估计位置确定终端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无线操作维护中心,包括上述定位终端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66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