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泵双气路采样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6142.9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客慧明;丁蕾;王小逸;赵靖强;任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泵双气路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泵双气路采样器,用于采集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属于空气中污染物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样品的采集主要使用的是主动式双气路采样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隔膜泵A 1、隔膜泵B 2、流量计A 3、流量计B 4和与两个隔膜泵相连的时间控制器5。该采样器的特点是:1)每个隔膜泵分别接一个进气口;2)两个隔膜泵可同时工作,通过两个气路分别采集样品。但采样器具有如下缺点:1)重量较大;2)电池使用时间较短;3)当每个采样点需要采集3个或4个样品时,则每个采样点需要布设两台采样器,或者分两轮采集,这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4)当利用这种原理制成三气路或四气路采样器时,就需要相应的3个或4个隔膜泵,这就造成了采样器体积庞大,重量较大,而且电池消耗也将更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采样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单泵双气路采样器,该采样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节省电能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采样器包括有时间控制器、隔膜泵、分流器、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其中:分流器有两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两个进气口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出气口与隔膜泵相连通。
所述的分流器为Y型管,在Y型管的三条管路上都设置有分流螺母和与分流螺母相配合的分流螺栓,用于调节各个管路中的气体流量。
本发明的优点是:1)用一个隔膜泵取代了传统的采样器中两个隔膜泵方可完成的任务;2)该采样器具有更加节能的效果,与传统采样器相比电池使用时间可延长一倍;3)该采样器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膜泵A,2、隔膜泵B,3、流量计A,4、流量计B,5、时间控制器,6、隔膜泵,7、分流器,8、第一流量计,9、第二流量计,11、总分流螺栓,12、第一分流螺栓,13、第二分流螺栓,14、总分流螺母,15、第一分流螺母,16、第二分流螺母,17、Y型管,18、出气口,19、第一进气口,20、第二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图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隔膜泵6、分流器7,第一流量计8、第二流量计9和时间控制器5。分流器7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Y型管17、总分流螺母14、总分流螺栓11、第一分流螺栓12、第二分流螺栓13、第一分流螺母15、第二分流螺母16。Y型管17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9、第二进气口20和出气口18。在出气口18所在的管道上设置有总分流螺母14,总分流螺母14与总分流螺栓11相配合,用于调节出气管路上的气体流量。在第一进气口19所在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分流螺母15,第一分流螺母15与第一分流螺栓12相配合,用于调节第一进气管路中的气体流量。在第二进气口20所在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分流螺母16,第二分流螺母16与第二分流螺栓13相配合,用于调节第二进气管路中的气体流量。
Y型管17的出气口18通过硅橡胶管与隔膜泵6相连,第一进气口19通过硅橡胶管与第一流量计8相连,第二进气口20通过硅橡胶管与第二流量计9相连。这样就形成了两条气体通路。连接好后接通电源采样器便可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采样器的校准:
1、采样器空载情况下流量的稳定性验证
将第二分流螺栓13旋进,使该气路中断。同时总分流螺栓11、第一分流螺栓12旋出,保持该气路通畅。开启电源,调整第一流量计8的流速为1.00L/min,然后将第二分流螺栓13旋出使其所在的气路保持通畅,并逐渐调节第一分流螺栓12与第二分流螺栓13,使第一流量计8、第二流量计9的显示流量均为0.50L/min。然后连接好皂膜流量计分别进行校准。校准时,用皂膜流量计测量管路中的实际气体流量Q,
τ:皂膜经过V体积所需时间,单位为:秒
V:皂膜流量计中皂膜经过始、终点刻度间的体积,单位为:升
采样器流量的稳定性用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RSD:相对标准偏差
τi:第i次的校准时间
τ:平均校准时间
N:校准次数
其中:设定流量为0.5L/min,校准流量为皂膜流量计所测得的实际管路中的气体流量Q,单位为:L/min;
表1是一段时间内进行五次校准后所得到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6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电磁选针的三角编织控制系统
- 下一篇:同步顺流过滤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