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顶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5843.0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9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张伦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00 | 分类号: | H04N5/00;G10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1001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顶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顶盒。
背景技术
机顶盒(Set-top Box,以下简称:STB)属于播放或显示终端如数字电视系统终端的接收部分,主要完成媒体流如视频流、音频流等的解调、解码和显示等功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机顶盒可实现的功能不断的丰富,除了具备上述基本业务功能,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增值业务功能,比如直播、点播、网页浏览和股票交易等功能。
现有技术中,用户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内容,一般都是借助于在物理层面上独立于机顶盒STB的、能够发送红外线的遥控器,通过该遥控器以及机顶盒STB上配置的红外遥控控制接口,从而使机顶盒STB获得用户所需的内容并在播放终端或显示终端展现。但是,红外线的传输具有指向性,只有遥控器与机顶盒正对时,才能正确传输,而且红外线传输很容易受到外界光线的干扰,从而造成机顶盒接收不到正确的用户指令信息;再者,利用这种与机顶盒STB分体设置的遥控器实现业务功能的控制和选择,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比如如果丢失了遥控器,用户不得不再次购买与其机顶盒STB相匹配的遥控器,或者利用播放终端上提供的其他冗余设备实现业务功能;另外,随着机顶盒STB所具有新的增值业务功能的不断丰富,要让用户通过与机顶盒STB业务功能相配套的遥控器进行业务功能的实现就变得愈来愈复杂,比如用户不能直接有效地获知遥控器上的键的操作与机顶盒STB提供的业务功能的对应关系,不能及时得知触发哪个键才能实现其所需的业务功能,这样,实现用户所需业务功能的过程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顶盒,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与机顶盒分体设置的遥控器实现机顶盒业务功能造成的用户使用成本高,以及实现业务功能的过程复杂的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顶盒,包括:
语音处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语音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电信号获取标准数字指令信号;核心处理模块,与所述语音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标准数字指令信号与后台系统进行交互。
本发明通过语音处理模块将用户的语音信号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根据该电信号,获取机顶盒的核心处理模块能够识别的标准数字指令信号,避免了只有遥控器与机顶盒正对时才能正确传输用户指令信息;另外,通过该标准数字指令信号,由核心处理模块与后台系统之间交互,最终获得满足用户需要的服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与机顶盒分体设置的遥控器实现机顶盒业务功能带来的用户使用成本高,以及实现业务功能的过程复杂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顶盒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顶盒实施例一中机顶盒获取服务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机顶盒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机顶盒实施例二中语音转换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机顶盒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机顶盒实施例三中识别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涉及到的语音信号均指汉语语音信号,其中包括地方方言。
图1为本发明机顶盒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机顶盒包括核心处理模块1和语音处理模块2,该语音处理模块2与核心处理模块1连接。其中,核心处理模块1可包括CPU、I/O(模拟音视频、网络等输入输出接口)、解码播放、存储器等功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准数字指令信号与后台系统进行交互,接收数字电视节目、处理数据业务和完成多种应用的解析;语音处理模块2将采集的语音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电信号获取标准数字指令信号。
具体地,该核心处理模块1可接收来自后台系统的信号,可包括媒体流、网络数据等信号。如果是媒体流信号,则核心处理模块1从媒体流信号中分离出包含音、视频和其它数据信息的传送流,根据作为用户的指令信息的语音信号从中提取相应的音、视频流和数据流,经过解码以及相应的解析操作,完成数字信息的还原,从而使得用户通过终端如电视收看到自己点播的节目或选择的服务;如果是一些网络数据,比如用户定制的一些诸如股票信息的增值服务,则将包含有这些增值服务的数据解析、还原并呈现给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5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