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基地植物栽培基质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5520.1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邢一东;闫敏;付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1/10 | 分类号: | C05F11/1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基地 植物 栽培 基质 制作方法 | ||
1、一种空间基地植物栽培基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粉碎后添加复合菌进行厌氧发酵预处理,发酵后的秸秆再经过蚯蚓的后处理,使其转化为可种植植物的栽培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空间基地植物栽培基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为稻秆和麦秆,秸秆粉碎程度为0.5cm~1.5cm,其发酵组成质量比例为复合菌∶水∶秸秆=(1~10)∶(80~120)∶1000。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空间基地植物栽培基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菌主要由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放线菌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空间基地植物栽培基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厌氧发酵预处理时间为48~120h,温度为20~40℃,氧化还原电位-50~-400ev,发酵后pH降低1~3.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空间基地植物栽培基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蚯蚓品种为大平二号(Eisenia foetida Savignnny),蚯蚓密度为50~300条/kg,蚯蚓处理周期为3~6个月。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空间基地植物栽培基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栽培基质营养元素丰富,C的含量20%~40%,H的含量2%~5%,O的含量20%~30%,N的含量1%~3%,pH为6~8,种子发芽系数为65%~95%,具有良好的植物种植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55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