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5246.8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8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宁;张守信;贺世权;王宁;胡保铸;孙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春和 |
地址: | 266103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空调器,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中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空调器中用于冷热交换的部件,也是空调器冷媒循环系 统中的一部分,冷媒在冷凝器的管路中循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或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冷凝器由U形发卡管、U形发卡管的连管、 装在U形发卡管外的翅片、冷媒输入管和冷媒输出管构成。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冷凝器中,多数是采用上下两部分冷媒循 环管路,在这种循环管路中,包括由汇流排11来完成分流或汇流的 管路结构。在现有的冷凝器中,冷凝器的输入管是采用两根较长的铜 管,连接在两根U形发卡管的两个输入或输出口端上,将连接在两 根U形发卡管端口上的两根铜管,与三通接头上的两个端口连接, 然后再将三通接头上的另一个端口与冷媒输入管路连接。
采用现有的上述结构,使用的铜管量较多,重量较大,而且由于 有较多的铜管路裸露在散热翅片之外没有被固定,因此在冷凝器生 产、安装、运输等过程中,很容易碰到这些裸露在外的管路,使得管 路与U形发卡管之间的焊接处开焊,或使管路变形,且多余的管路 还会给施工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还由于多余的管路,还会造 成冷媒循环系统在这些管路上除霜不净,影响系统制冷等问题的产 生。由于现有的这种汇流排11结构本身就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质 量问题,再加上现有的汇流排11和现有的这种三通输入管路的成本 较高,生产工艺复杂,工艺稳定性较差,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有必 要对现有冷凝器中的,汇流排11式管路回流或分流式结构和现有的 三通式冷媒输入管路的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质量稳定可靠, 加工工艺性好的,空调冷凝器上的回流或分流管和冷媒输入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空调冷凝器,包 括:
U形发卡管,U形发卡管由翅片连接成整体,用于冷媒的循环;
冷媒输入管,用于冷凝器内冷媒的输入,所述冷媒输入管经过阀 体和管路连接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端;
冷媒输出管,用于冷凝器内冷媒的输出,所述冷媒输出管经过节 流阀、蒸发器、管路连接到压缩机的冷媒入口端;
连管,将U形发卡管依次连接,使U形发卡管形成冷媒的循环通 道,所述连管包括相邻两根U形发卡管之间的相邻连管,和/或不相邻 两根U形发卡管之间的相间连管;
所述冷凝器还包括:
三通弯头,用于冷媒的汇流或分流,所述三通弯头的三个端口分 别与三根U形发卡管的端口连接;
三通接头,一个端口与冷媒输入管连接,另两个端口直接与两根 所述U形发卡管的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三通弯头的一端与冷媒输入端的U形发卡管连接, 另两端与冷媒输出端的U形发卡管连接,或一端与冷媒输出端的U 形发卡管连接,另两端与冷媒输入端的U形发卡管连接。
其中,所述三通弯头连接在所述冷凝器下部的U形发卡管上。
其中,所述翅片为金属片,在所述翅片上设有若干个孔,所述若 干U形发卡管分为内排、外排,所述内排和外排的U形发卡管穿过 所述翅片上的孔。
其中,所述内排和外排的U形发卡管各有10根。
其中,冷媒在所述U形发卡管内分为两路循环。
其中,所述冷媒输出管,与所述外排的U形发卡管中由上至下 的第10根的下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三通弯头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外排中由上至 下的第8根U形发卡管的下端口上,所述内排中由上至下的第7根U 形发卡管的下端口和由上至下的第8根U形发卡管的上端口上。
其中,所述冷媒输入管的一端与三通接头的一个端口连接,所述 三通接头的另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内排由上至下的第3根U形发 卡管的下端口上和由上至下的第4根U形发卡管的上端口上。
其中,所述相间连管分别位于:内排由上至下的第1根U形发 卡管与外排由上至下的第1根U形发卡管上端口之间、内排由上至 下的第7根U形发卡管下端口与外排由上至下的第5根U形发卡管 上端口之间、内排由上至下的第8根U形发卡管上端口与外排由上 至下的第4根U形发卡管下端口之间、内排由上至下的第10根U形 发卡管下端口与外排由上至下的第9根U形发卡管上端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5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