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性密度-微球聚焦测井仪复合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4712.0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李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汇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雅军;高云瑞 |
地址: | 10220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度 聚焦 测井 复合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勘探领域的设备,特别是一种测井方面的多功能测井仪用复合探头。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领域,地球物理测井用物理学电化学的理论和新的科学技术测量地下不同深度的各种介质的多种物理参数,以此作出综合地质解释,确定油气等矿物储集和地质构造。
在勘测设备方面,一般来说,岩性密度和微球电阻率的测量各有自己的相关设备。为了取得岩性密度和微球电阻率资料,目前我国测井公司均使用传统测井仪器,即必须使用两个测量探头分二次下井,分别测量不同的数据,不仅极大地占用了测井时间,增加了测井人员的工作量,导致钻井公司成本上升;而且由于涉及的器件过多,增大了测井的危险性,仪器遇阻遇卡事故时有发生,也增加了仪器的不可靠性,导致解释错误,漏掉了油层或气层,给国家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仪器测井的成功率,力求一次下井能够尽可能多地取得合格曲线,同时还要保证大满贯下井漏测深度尽可能地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岩性密度-微球聚焦测井仪复合探头,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岩性密度-微球聚焦测井仪复合探头,安装于液压推靠器的位于支撑臂另一侧的位置上,本发明岩性密度-微球聚焦测井仪复合探头包括微球短节、岩性密度探头和微球极板,该复合探头分为两段,上段为微球短节,下段为岩性密度探头;其中微球短节的两端分别与液压推靠器和岩性密度探头之间通过螺纹环进行连接,其上端连接液压推靠器的接口,下端连接岩性密度探头上端;微球极板装设于微球短节和岩性密度探头外侧,其两端分别与微球短节和岩性密度探头相连接;岩性密度探头的下端设有一支臂,该支臂通过定位销连接在液压推靠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岩性密度-微球聚焦测井仪复合探头由于集成了岩性密度探头和微球短节,一次下井可以同时取得岩性密度和微球资料,比以前的单微球探头、单密度探头测井大大节省了探测时间,同时减少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液压推靠器,2.支撑臂,3.微球短节,4.岩性密度探头,5.微球极板,6.螺纹环,7.支臂,8.定位销,9.第一插座,10.第一插针装置,11.第二插座,12.第二插针装置,13.凸型连接件,14.销轴,15.高温线,16.高压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本发明所提供的岩性密度-微球聚焦测井仪复合探头的一个实施例参照该复合探头安装于液压推靠器1上位于支撑臂2另一侧的位置上,包括微球短节3、岩性密度探头4和微球极板5,该复合探头分为两段,上段为微球短节3、下段为岩性密度探头4;
其中所述微球短节3安装于液压推靠器1和岩性密度探头4之间,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环6与液压推靠器1和岩性密度探头4进行连接;微球短节3的上端连接于液压推靠器1的接口,下端连接于岩性密度探头4上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微球极板5装设于微球短节3和岩性密度探头4外侧,其两端分别与微球短节3和岩性密度探头4相连接。
在岩性密度探头4的下端设有一支臂7,该支臂7通过定位销8连接在所述液压推靠器1上。
参看图2,微球短节3上端设有第一插座9,液压推靠器1的接口处设有第一插针装置10,所述第一插座9和第一插针装置10可对应插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座9为16芯插座,第一插针装置10为19芯插针装置,该19芯插针装置有3个芯为空,其余16个插针的位置与第一插座9的16个插孔的位置相对应。
在使用时,将微球短节3与液压推靠器1对位通过螺纹环6连接,该螺纹环6可在液压推靠器1上转动,微球短节3上端壳体内腔上车有螺纹,可用扳手转动螺纹环6,使螺纹环6与微球短节3上端的螺纹咬合,从而实现连接,当螺纹环6拧紧时,第一插座9和第一插针装置10紧密插接,从而实现电气连接。
在微球短节3下端设有第二插针装置12,所述岩性密度探头4的上端设有第二插座11,第二插针装置12与第二插座11可对应插接;第二插座11和第二插针装置12为9芯插座和9芯插针装置。微球短节3与岩性密度探头4的连接方式同样通过一个螺纹环6进行连接,该连接方式与前面所述的微球短节3和液压推靠器1的连接方式相同,故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4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