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下一代网络的启发式故障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4277.1 | 申请日: | 200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1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新;王晶;王纯;李炜;张成;朱晓民;张磊;徐童;张乐剑;沈奇威;樊利民;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Q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宪富 |
地址: | 1008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下一代 网络 启发式 故障 定位 方法 | ||
1.一种用于下一代网络的启发式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网络系统可观测的征兆集合在一起,从中找出与这些可观测的征兆最为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故障;再根据下述现象:当这些故障恰好满足导致产生可观测征兆集合内的所有征兆时,这些故障就会组成“故障定位集合”,然后通过该“故障定位集合”来判断和定位故障;该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设置故障定位集合G,并对其进行初始化,即使得该集合G为空集:其中还没有被定位的故障;
(2)建立可观测征兆集合T,以便能够根据该可观测征兆集合T中的每个征兆Si,找出其所对应的可能的故障,再构成与该可观测征兆集合T相对应的待选故障集合F,式中自然数下标i是征兆元素的序号;
(3)对待选故障集合F中的每个故障fi,式中自然数下标i是故障的序号,计算该故障fi与可观测征兆集合T之间的相关度值bi,再将该相关度值bi加入到用于保存每个相关度值bi的相关度集合B中;
(4)设置一个用于保存相关征兆的中间变量的计算征兆集合R,并将该计算征兆集合R初始化为空集:
(5)对相关度集合B中的各个相关度值bi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队,并依次按序取出相关度值bi,再循环执行下述比较操作:
(51)找出与当前相关度值bi所对应的某个故障fi;
(52)找出与该故障fi所对应的某个可观测征兆子集Si;
(53)判断该可观测征兆子集Si是否包含有计算征兆集合R中没有的元素,即如果Si有助于计算征兆集合R的元素个数的增长,则把该可观测征兆子集Si与计算征兆集合R进行合并运算,即对计算征兆集合R进行增长:R=R∪Si,再执行后续操作;否则,跳转执行步骤(55)的操作;
(54)把故障fi添加到故障定位集合G中,即G=G∪fi;
(55)判断被计算征兆集合R是否已与可观测征兆集合T相等,若是,则执行后续步骤(6);否则,返回执行步骤(51);
判断所述计算征兆集合R是否与可观测征兆集合T相等;若是,则执行后续操作;否则,返回继续执行该步骤操作;
(6)输出故障定位集合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发式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观测征兆集合T是系统或网络发生故障时,能够观察到的各种征兆的集合;
所述可观测征兆子集Si是某个故障fi所产生的所有可观测到的征兆的集合;
所述故障定位集合G是采用该方法能够确认和定位的、并且恰好满足导致产生可观测征兆集合T中所有征兆的全部故障的集合;
所述待选故障集合F是可观测征兆集合T中所有征兆所对应的、各种可能发生的所有故障的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发式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某个故障fi与可观测征兆集合T之间的相关度值bi的计算公式为:式中,p(fi|s)表示当产生某个征兆s时,该征兆s是由某个故障fi所导致的概率;Ai表示当产生某个故障fi时,由该故障导致的所有征兆的集合;其中,计算p(fi|s)的值的公式为:式中,fi表示待选故障集合F中的某个故障;p(fi)表示待选故障集合F中的某个故障fi产生的概率;p(s|fi)表示当待选故障集合F中的某个故障fi产生时,该故障fi导致某个征兆s产生的概率;N表示系统中全部故障的集合;g表示系统的全部故障集合N中的某个故障;p(g)表示系统的全部故障集合N中故障g产生的概率;p(s|g)表示当系统的全部故障集合N中故障g产生时,该故障g导致征兆s产生的概率是p(s|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42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