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中继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12361.X | 申请日: | 2008-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8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卓;鲍炜;武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26 | 分类号: | H04W16/26;H04W74/08;H04W8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琦;王诚华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中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对中继进行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接入网通常包括若干个基站,每个基站负责控制一个到多个小区,不同小区之间相互衔接实现连续覆盖。为了获得更高的单位区域内的容量,以及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体验,通常采用小区分裂的方法,将一个小区分成若干更小的小区,引入更多的基站进行控制。
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后三代(B3G:Beyond three Generation)中,系统将提供更高的峰值数据速率和小区吞吐量,同时也需要更大的带宽,目前2GHz以下的未分配带宽已经很少,B3G系统需要的部分或全部带宽只能在更高的频段上(例如,3GHz以上)寻找。频段越高,电波传播衰减的越快,传输距离越短,因此,同样覆盖区域下,要保证连续覆盖,需要更多的基站,由于基站通常具有较高的造价,这无疑会增加布网成本。
为了解决布网成本问题,各厂商和标准化组织开始研究将中继(relay)引入到蜂窝系统中,增加覆盖,如图1所示。图1中,RS表示中继。在实际应用中,中继除了可以扩展小区边缘覆盖(例如RS1),还可以增加容量(例如位于小区中间的RS2)和解决阴影区域通信(例如RS3)。由于Relay通常只实现简单的数据处理功能,其成本低于基站,因此,合理地使用Relay进行布网,可以达到降低布网成本的目的。
在引入了Relay的网络系统中,Relay与网络终端即用户设备(UE)同样都是网络节点,但是,由于Relay与UE具有的功能不同,网络需要为它们分配的资源类型或大小以及消息反馈也不同。因此,当Relay进入网络后, 必须设法通知网络,同时,网络也必须能够对Relay进行识别,然后为其分配能够满足Relay后续交互需要的上行资源。
在现有的引入了中继的非长期演进系统中,通过事先为UE和Relay分别配置不同的preamble集合,利用节点随机接入过程通知网络其接入节点的类型。如图2所示,该过程包括:
步骤201、源节点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
这里,源节点即UE或Relay根据其节点类型从相应的preamble集合中选取preamble。
步骤202、基站检测到源节点发送的preamble后,根据preamble判断源节点的类型,然后为源节点分配相应的上行资源并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通知源节点。
本步骤中,基站根据所述preamble所在的集合判断源节点的类型,也就是确定源节点是UE还是Relay,然后再为源节点分配与其类型相对应的用于后续交互的上行资源。
步骤203、源节点在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上发送高层信令。
本步骤中,根据源节点的类型以及所处的状态不同,所述高层信令可以是连接建立请求,状态上报请求,缓存信息上报请求或者注册请求等。同时,为了协助基站解决可能存在的冲突,本步骤需要携带源节点的高层标识(ID)。
步骤204、基站根据高层信令进行反馈,向源节点发送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基站利用高层信令中携带的高层ID进行反馈。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现有的识别节点的方法是通过事先为UE和Relay分别配置不同preamble集合的方式,使网络可以根据preamble所属的集合识别出接入节点的类型。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基站能够在第一时间识别出节点类型并进行后续操作,但同样存在下述缺点。
由于preamble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数量直接影响着随机接入的效率,而Relay节点在一个小区中的数量本身较少,并且不会频繁地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因此,为Relay预留的preamble资源将得不到充分利用,而普通终端不能使用这部分preamble资源,导致发生preamble资源的浪费,同时增大了普通终端随机接入过程的碰撞概率,即发生多个UE选择使用同一个preamble的情况。另外,上述方法的另外一个缺点是无法直接应用到LTE系统中,由于现有长期演进(LTE)系统中节点只有一种即UE,因此,没有根据节点的类型对preamble资源进行划分。因此,如果在现有LTE系统中引入Relay后,继续使用现有的节点识别方法,则必须通过修改广播消息将preamble分组信息通知给节点才能实现,而这将会导致现有节点与改进后LTE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由此可见,现有识别节点的方法存在不适用于LTE系统以及容易浪费preamble资源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23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