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光纤传感系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1715.9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7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伍剑;洪小斌;徐坤;林金桐;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08 | 分类号: | H04B10/08;G01D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波分复用 光纤 传感 系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传感系统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光纤传感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基于光纤光缆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具有同时获取在监测光纤光缆敷设区域内被测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信息的能力,适用于长距离光纤光缆系统的分布式侦听检测领域。该传感系统主要用于检测定位应力、应变和振动,对需要防护重要区域、目标如:军事重地、管制区域、各种重要管线以及重要国境线进行入侵预警和监视并提供精确定位,是安全防护领域的重要技术。
马赫-泽德干涉型光纤传感系统的传感部分是一种典型的马赫-泽德干涉仪。现有技术中的基本结构1如图1所示,2x2耦合器106和108、光纤(或光缆)107构成马赫-泽德干涉仪。光发射机102发射的光信号被1x2功分器104分成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经106、107、108、1x2功分器105后被光电转换接收器103接收,另一束光经105、108、107、106后被光电转换接收器101接收,通过处理101、103接收到的信号,可获得外场变化信息,定位应力、应变或振动发生的位置。
由光发射机102发射的光信号分为沿两个相反方向传输的光,如果传感光纤(或光缆)107的某部分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形变或振动,那么在107中传输的光信号的相位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两个方向的光信号波形变化的时间差,即可计算出应力、应变或振动发生的位置。
图1中所示现有技术中,光电转换接收机101、103采用单一的光电转换检测器。这种结构存在光电转换检测器输出的直流信号较高、输出的交流信号受偏振的影响、系统检测扰动位置时准确度较差、在长距离应用中灵敏度比较低等缺点。
现有技术中的基本结构2如图2所示,包括光信号的收发部分201、耦合模块1 202、引导光纤(或光缆)203、耦合模块2 204和传感光纤(或光缆)205,205形成一环形,与其它部分形成一封闭区域。光信号的收发部分201包括光发生器209、放大器206、210以及光电转换器207、208、211、212。其中206、207、208构成一个平衡检测光电转换接收器,210、211、212构成另一个平衡检测光电转换接收器。
图2中所示现有技术采用探测器对组成平衡探测器,克服了图1所示技术中光电转换检测器输出的直流信号较高、输出的交流信号受偏振的影响、系统检测扰动位置时准确度较差的缺点。
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采用单一的光信号波长,接收模块接收的光信号中混杂了背向瑞利散射光信号噪声和布里渊散射光信号噪声,这些噪声在长距离监控系统中光发射模块需要发射大功率光信号时严重干扰了有用信号,限制了传感系统的监控范围和接收灵敏度。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光纤传感系统结构,包括光信号的发射接收部分、波分复用模块、引导光纤(或光缆)、耦合模块和传感光纤(或光缆)。
所述传感光纤(或光缆)与耦合模块一起构成马赫-泽德(Mach-Zehnder)干涉仪,波分复用模块连接到光信号的收发部分,引导光纤(或光缆)将耦合模块连接到波分复用模块。
所述光信号发射接收部分采用两套发射和接收,两套发射机发射的光信号波长不同,两种波长的光信号分别在传感光纤(或光缆)的两个相反的传输方向上构成各自的马赫-泽德干涉仪。
所述波分复用模块,根据光信号发射接收部分发射的两个波长之间的间隔,包括两个粗波分复用器件或密集波分复用器件或两个光环行器组合两个光滤波器,分离发射光信号和接收光信号,同时所述波分复用模块还滤除背向瑞利散射噪声和布里渊散射噪声,降低了接收方向的噪声,提高了系统的接收灵敏度,扩展了传感系统的监控范围。
所述耦合模块分别将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发射光信号分成两路干涉信号,同时把从反方向来的干涉光信号进行耦合,输送到波分复用模块。
所述波分复用模块、引导光纤(或光缆)和耦合模块部分可以相互独立或成为一个整体。
所述引导光纤(或光缆)和传感光纤(或光缆)可以相互独立或在同一根光缆中。
所述传感光纤(或光缆)通过两根光纤与耦合模块相连接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1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