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1631.5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高脂血症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新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是以血浆脂质浓度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血脂含量高于正常值。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并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大量高脂类食物的摄入、运动量的不断减少,是导致高脂血症发生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大量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导致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脂血症不但可致动脉粥样硬化,且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
目前,高脂血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化学药物、中药等,化学药物如他汀类、贝特类药物,虽能有效降低血脂,但需长期服用,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中药在高脂血症治疗方面,具有辩证施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的预防与治疗优势,因此,中药在高脂血症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本品具有清热,活血,化瘀,降浊之功效,用于浊瘀互阻之高脂血症,症见形体肥胖、头晕、胸闷、肢麻沉重、心悸、失眠。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浊等范畴,中医治疗以祛瘀、降浊为本。
本发明是在多年高脂血症临床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精选具有清热、活血、化瘀、降浊功效的中药材,经科学配伍而成,临床效果确切,为扩大该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本发明在现代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制剂技术,经提取、浓缩、干燥等加工工艺,加工制成适于临床广泛应用的药物制剂,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易行,质量稳定,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绞股蓝5~40重量份 决明子5~30重量份
苦丁茶5~30重量份 三七5~20重量份
人参5~20重量份 大黄5~30重量份
山楂5~30重量份 川芎5~30重量份
枸杞5~30重量份 昆布5~30重量份
何首乌5~20重量份 荷叶5~20重量份
泽泻5~20重量份 柴胡5~20重量份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可特别采用为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绞股蓝20重量份 决明子15重量份
苦丁茶10重量份 三七10重量份
人参10重量份 大黄15重量份
山楂10重量份 川芎10重量份
枸杞10重量份 昆布10重量份
何首乌10重量份 荷叶10重量份
泽泻10重量份 柴胡10重量份
本发明采用现代制剂技术,经提取、浓缩等制剂工艺,可加工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颗粒剂、浓缩丸任一剂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实现的:
(1)取三七、人参、川芎,粉碎成粗粉,用6~10倍量50%~95%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3小时,提取醇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5的清膏,备用;药渣挥散乙醇,备用;
(2)取绞股蓝、决明子、苦丁茶、大黄、山楂、枸杞、昆布、何首乌、荷叶、泽泻、柴胡,粉碎成粗粉,加入上述药渣,用8~12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5的清膏,备用;
(3)取上述清膏,混合均匀,按常规制剂方法,加入适宜的制剂辅料,成型,包装,检验,即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处方组成:
绞股蓝100g 决明子75g 苦丁茶50g 三七50g
人参50g 大黄75g 山楂50g 川芎50g
枸杞50g 昆布50g 何首乌50g 荷叶50g
泽泻50g 柴胡50g 淀粉150g
共制成1000片
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16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静电放电防护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具有感应功能的显示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