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旋转式活化芽孢杆菌接触器的用于净化污水和废水的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1449.X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金京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京镇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梅;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旋转 活化 芽孢 杆菌 接触器 用于 净化 污水 废水 设备 使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净化污水和废水的设备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从污水和废水中去除90%或更多氮和磷的净化污水和废水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净化高浓度残留的有机废水的常规工艺基于标准的活性污泥法。采用这些常规工艺能够去除包含在废水中的相当多的有机物和悬浮固体,但是由于不容易从废水中去除氮和磷(其为营养盐),会发生富营养化和赤潮现象。另外,在这些常规的工艺中,采用硝化氮、创造厌氧的或缺氧的状态并且随后排除任何剩余的空气的方法去除氮,而通过如下方法去除磷:通过创造厌氧的状态引起磷的释放,用微生物吸收多余的磷,同时将厌氧状态转化为好氧状态,并且随后将污泥和磷一起脱水。但是,在上述方法中,氮和磷的去除效率在50~60%或更小的范围内,由于该方法对水温的降低和水质的变化及水的量敏感,所以不能获得连续稳定的水质,并且因为硝化氮需要大量的能量并且这些方法是复杂的,所以需要高度先进的工艺技术以运转设备。此外,上述方法的问题是,必须额外安装用于去除在各工艺中产生的难闻气味的设备,并且由于该设备很容易被腐蚀,因此它的寿命短,并且维护设备的费用较高。
在用于处理污水和废水的常规生物方法中,通常使用采用旋转盘的方法,但是在大多数方法中采用改性的塑料盘作为微生物的接触器。
当接触器的大约30%浸入到污水和废水池中时,因为大量的生物膜粘附在接触器上,所以最初的旋转盘型接触器具有良好的净化效率,但是由于氧气不是持续地供应到粘附在旋转盘上的生物膜上,并且接触器与注入的污水和废水接触不均匀,所以同时既有好氧又有厌氧状态。因此,最初的旋转盘接触器的问题在于,由于微生物的净化活性被阻碍而使净化效率降低,当发生分离现象时会产生不好的气味,并且由于生物膜不规律的粘附在接触器上而使接触器经常中断,因此接触器旋转不正常。
下面将描述采用旋转盘净化污水和废水的常规工艺。
韩国专利第0276095号公开了一种采用芽孢杆菌(Bacillus species)细菌净化污水和废水的设备和方法,其中,将污水和废水以及微生物和芽孢杆菌活化剂(包括作为主要成分的芽孢杆菌细菌)投入旋转微生物接触池中,并随后在所述旋转器部分浸入污水和废水中的状态下旋转由合成纤维制成的多孔旋转器。
但是,该旋转微生物接触池的缺点在于,因为粘附在纤维上的生物膜的厚度薄,所以当注入的污水和废水的温度降低时,污水和废水的净化效率降低,并且在污水和废水净化过程中,当装置中断或者在微生物的培养中有失常时,恢复时间长。另外的问题是,由于旋转式活化芽孢杆菌接触器的耐久性低,所以旋转式活化芽孢杆菌接触器容易变形和毁坏,因此为了修理毁坏的接触器,必须替换整个旋转式活化芽孢杆菌接触器。
发明内容
因此,做出本发明是为了克服发生在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净化污水和废水的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和方法能够去除包含在污水和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的固体,提高净化氮和磷(其为营养盐)的效率和去除在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具有难闻气味的物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净化污水和废水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普通自动杂质处理装置;均衡池;配水池;设置有包括网状旋转器的旋转式活化芽孢杆菌接触器的微生物接触池,所述网状旋转器包括由合成纤维组成的平坦的扇形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的由赛伦胶乳(Saran latex)形成的第一固定部分、形成于主体和第一固定部分之间并且经钻孔以使该孔与主体和第一固定部分形成整体的隔离器插入孔和设置在隔离器插入孔之中且由赛伦胶乳形成的第二固定部分;量液池;生物反应池;沉清池;污泥增稠器;与生物反应池连接的充气液体循环泵,该充气液体循环泵将排入沉清池中的部分污水和废水循环到配水池和量液池;和与沉清池连接的污泥抽空泵,该污泥抽空泵将在沉清池中沉淀的部分污泥抽回到配水池和量液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京镇,未经金京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14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