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军舰的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一机两用设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0722.7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玉臣 |
主分类号: | B63H21/00 | 分类号: | B63H21/00;B63H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1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军舰 拖船 流体 负压潜 动力机 两用 设计 | ||
一、技术领域:
造船业
二、技术背景
人们向往着平时节能,战时能提高军舰航速的一种机器。发明专利“适用于军舰的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一机两用设计”本着这一宗旨,在发明专利“船用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和“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的基础上实现一机两用。
平时,本专利做为“船用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使用,可节能10%以上,战时本专利可做为“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使用,根据军舰水下横截面面积的大小,可获得几吨乃至几十吨的潜动力,以提高军舰的航速。
三、发明内容
1、“适用于军舰的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一机两用设计”方案
把“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申请号:200710198425.8)安装在军舰水下流线体的前端,在船体中增设液压缸8,可带动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的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左、右移动。在合理使用橡胶坝式充液胶圈9和充液密封胶圈10的情况下,本专利会产生两种工作状态,当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在左侧时(见图2),可做为“船用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使用。当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在右侧时,本专利可做为“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使用(见图4)。
2、“适用于军舰的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一机两用设计”的构成
其构成包括:船体1、隔离体2、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连接杆4、漏斗形胶碗5、导向槽6、钢板7、液压缸8、橡胶坝式充液胶圈9、充液密封胶圈10、过水断面渐扩环形水箱11。
在船体1的前端,设置可在导向槽6内左右移动的隔离体2,套装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用连接杆4把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固定在隔离体2上,为了水流顺畅,把漏斗形胶碗5也固定在隔离体2上,以上这些构件组成“船用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申请号:200710145855.3)。然后把隔离体2与设在船体内的液压缸8相连,液压缸8固定在钢板7上,为了实现一机两用,在过水断面渐扩环形水箱11内壁水流入口处设橡胶坝式充液胶圈9,在水箱外壁外侧水流入口处适当位置设充液密封胶圈10。
另外,导向槽与活塞杆的密封采用液压密封方式。
3、“适用于军舰的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一机两用设计”的工作流程
见图2,用液压缸8使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的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移至左侧,用泵给橡胶坝式充液胶圈9充液,使之鼓起,封住过水断面渐扩环形水箱11的入水口,使流经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的海水直接排入大海,此时,本专利只相当于一个“船用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可节能10%以上。
见图4,用液压缸8使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移至右侧,使橡胶坝式充液胶圈9泄液复原(可用真空泵进行控制),保证过水断面渐扩环形水箱11入水口畅通。用泵给充液密封胶圈10充液,使之形成密封,启动“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的动力设备,这时流经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的海水会流入过水断面渐扩环形水箱11中,本专利可做为“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使用。由于能获得更大的潜动力,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军舰的航速。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做为“船用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使用的军舰水下流线体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专利做为“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使用的军舰水下流线体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
图5为充液密封胶圈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发明专利“适用于军舰的拖船流体负压潜动力机一机两用设计”的方案设想,其构成包括:船体1、隔离体2、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连接杆4、漏斗形胶碗5、导向槽6、钢板7、液压缸8、橡胶坝式充液胶圈9、充液密封胶圈10、过水断面渐扩环形水箱11。
在船体1的导向槽6内安装可左右移动的隔离体2,套装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用连接杆4把纵断面双鱼形扩口文吐里管3固定在隔离体2上,为了水流顺畅,把漏斗形胶碗5也固定在隔离体2上,以上构件组成“船用流体负压潜动力装置”。然后把隔离体2与液压缸8相连接,液压缸8固定在钢板7上。为了实现本专利的一机两用效果,把橡胶坝式充液胶圈9固定在过水断面渐扩环形水箱11内壁外侧的水流入口处,把充液密封胶圈10固定在过水断面渐扩环形水箱11外壁外侧水流入口处的适当位置。(见图3、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玉臣,未经曹玉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0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高铝粉煤灰生产白炭黑的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电动刹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