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9608.2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4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盛一;高畑兴邦;镰田博行;津田文史郎;近藤将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东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9/00 | 分类号: | H01F19/00;H01F4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张志醒 |
地址: | 日本宫城***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特别是涉及适合用于构成在DC-DC转换器等电 子装置的线路板(board)上的电源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使用多个线圈部件构成的DC-DC转换器不仅小而且能够供给20A、 30A的大电流,因此作为CPU的电源而配置在线路板上。
近年来,LSI等以降低耗电为目标正在降低驱动电压。随着驱动电压 的降低,所需电流都达到数十安培,不得不考虑降低从DC-DC转换器的 输出端子到CPU或LSI的电源端子为止区间的电压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 题,DC-DC转换器尽量设置在CPU或LSI旁边。其结果,构成DC-DC 转换器的部件要求小型且薄型化。
另一方面,在线路板上构成的DC-DC转换器,随着输出电流的增大, 在一个场效应晶体管(FET)和一个扼流线圈上需要提供不会断开的电流 量。为了解决该问题而采用多相(multiphase)方式。
例如,在使用输出30A的2相转换器的多相方式中,2个DC-DC转 换器由各自具有有效值为15A的输出容量的FET和扼流线圈构成,成为 共用1个平滑电容器的结构。通过将导通/截止的定时错开半周期,以使各 FET的导通/截止的定时不相重叠,从而用一个电容器产生直流电压-电 流。
多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是FET、扼流线圈等部件数量倍增。为了将电 流容量减半,使各部件变小,但是因部件数量增加而实质上的安装面积增 大。其结果,导致这种DC-DC转换器不适合配置于本来要求小型化的线 路板上的问题。
为解决该问题而提出的使用新电路方式的耦合电感器(coupling inductor)的DC-DC转换器,公开于“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ELECTRONICS,VOL.16,NO.4,JULY 2001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f Interleaving VRMs with Coupling Inductor”中。在这里公开的电感器,用一 个EI型芯(core)构成2个电感器,并通过设置间隙来调整电感大小。而 使用该电感器的DC-DC转换器的所期望的动作已被确认。但是,在这里 使用的电感器,因线圈缠绕外脚部的结构而线圈挤出芯外部,存在加大电 感器外形尺寸的问题。另外,将线圈缠绕于外脚部的结构,在减小线圈的 直流电阻值方面存在受约束的问题。这种缠绕线圈的结构还公开于日本专 利申请特开平7-240319号公报及特开平11-195536号公报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小型且薄型化的电感器,以适 应DC-DC转换器的小型化。
依据本发明得到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性体芯,包括 中脚部,第一外脚部,第二外脚部,以及连接所述中脚部、所述第一外脚 部及所述第二外脚部的机体部;第二磁性体芯,与所述第一磁性体芯相对 配置;配置在由所述中脚部、所述第一外脚部、所述机体部的一部分和所 述第二磁性体芯形成的第一空间中的第一导体;以及配置在由所述中脚 部、所述第二外脚部、所述机体部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磁性体芯形成的第 二空间中的第二导体,所述中脚部在与所述第一外脚部的长度方向相同的 方向上形成高度比所述第一外脚部的高度低的区域。
中脚部的其高度比第一外脚部的高度低的区域最好设定成,使表示由 第一导体的自感、第二导体的自感、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之间的互感所决 定的电磁耦合程度的耦合系数在0.9以下。如果耦合系数比它大,漏电感 就会下降,使用耦合电感器的DC-DC转换器其脉动电流就会变大,电源 效率下降。
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最好沿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分别线性配置。
第一磁性体芯和第二磁性体芯通过填缝材料来对置。填缝材料使用非 磁性物。
所述中脚部的其高度比第一外脚部的高度低的区域,形成为连接所述 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
所述中脚部的其高度比第一外脚部的高度低的区域可形成在将所述 中脚部分割为多个区域的位置上。
在整个所述中脚部中,所述中脚部的其高度比第一外脚部的高度低的 区域可形成为在所述相同的方向上具有同样高度。
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的自感和所述第一及第二导体间的互感至少通 过所述中脚部的其高度比第一外脚部的高度低的区域尺寸来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东金株式会社,未经NEC东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9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纱布敷料清点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