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装置的信号筛选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08735.0 | 申请日: | 2008-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7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信号 筛选 方法 | ||
1.一种信号筛选方法,适用于一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多个感应区域,该方法包括:
取得一触碰信号;
根据上述触碰信号取得相对应于一第一感应区域、一第二感应区域与一第三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其中该第二感应区域位于该第一感应区域与该第三感应区域之间;以及
若该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小于该第一感应区域与该第三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则移除该触碰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是否移除该触碰信号的步骤中,若该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小于该第一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且该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与该第一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相差大于一预设值,才移除该触碰信号,该预设值为一非零实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是否移除该触碰信号的步骤中,若该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小于该第三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且该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与该第三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相差大于一预设值,才移除该触碰信号,该预设值为一非零实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区域、该第二感应区域与该第三感应区域的各该信号强度值分别以标准化后的一数值表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装置包括一触控面板、一触控垫或一电容式触控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感应区域包括一电容式触控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感应区域的位置以一九宫格或一蜂巢状的方式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感应区域的形状为箭头状。
9.一种信号筛选方法,适用于一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多个感应区域,该信号筛选方法包括:
取得该触控装置所输出的一触碰信号;
根据上述触碰信号取得相对应于一第一感应区域、多个第二感应区域与一第三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其中该些第二感应区域位于该第一感应区域与该第三感应区域之间并隔开该第一感应区域与该第三感应区域;以及
若该些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皆小于该第一感应区域与该第三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则移除该触碰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是否移除该触碰信号的步骤中,若该些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皆小于该第一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且该些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与该第一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皆相差大于一预设值,才移除该触碰信号,且该预设值为一非零实数。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是否移除该触碰信号的步骤中,若该些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皆小于该第三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且该些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与该第三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皆相差大于一预设值,才移除该触碰信号,且该预设值为一非零实数。
12.一种信号筛选方法,适用于一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多个感应区域,该信号筛选方法包括:
取得该触控装置所输出的一触碰信号;
根据上述触碰信号取得相对应于多个第一感应区域与多个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其中该些第一感应区域位于该些第二感应区域的外围;以及
若每个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皆小于每个第一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则移除该触碰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号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是否移除该触碰信号的步骤中,若每个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皆小于每个第一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且每个第二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与每个第一感应区域的信号强度值皆相差大于一预设值,才移除该触碰信号,且该预设值为一非零实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87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新颖发现和窗函数的分类融合入侵检测方法
- 下一篇: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