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负极合金层的无汞碱性纽扣电池及其负极盖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6879.2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0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龙;黄伟杰;林桑榆;黄益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正龙电池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04 | 分类号: | H01M6/04;H01M2/04;H01M4/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51564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合金 碱性 纽扣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钮扣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金属负极盖内表面覆盖铟锡合金层的带负极合金层的无汞碱性纽扣电池及其负极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碱性锌/锰纽扣电池,因内藏“锌”这种原料,必须加入汞元素,防止“锌”与其他原料或金属接触时,产生气体而膨胀。但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市场上渐渐趋向采用“不含汞”的碱性锌/锰电池。因“AA”及“AAA”型碱性锌/锰电池体积较大,有空隙容纳因气体而产生的膨胀。但是,由于“钮扣型”碱性锌/锰电池的体积比较小,在电池内不可能再有空余的位置来容纳气体造成的膨胀,故“钮扣型”电池现仍然需要加入汞,以免因“锌”与其他原料或金属接触产生气体而膨胀,令电池形状扭曲变形。因此,为了环保的要求,目前急需一种不含汞的钮扣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金属负极盖内表面覆盖铟锡合金层的带负极合金层的无汞碱性纽扣电池及其负极盖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负极合金层的无汞碱性纽扣电池,包括负极盖、负极锌膏、正极片和正极壳体,在负极盖和正极壳体之间装有隔膜,并配置密封胶圈,使负极盖与正极壳体过盈配合,正极壳体收口密封卷边;在金属负极盖内表面上电镀一层铟锡合金层,由锌粉与金属铟、铋及铝粉均匀混合组成的负极锌膏设置在负极盖和隔膜之间;隔膜与正极壳体之间设有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为锰片。
所述的负极锌膏由锌粉与金属铟、铋及铝粉均匀混合组成,其中不含汞,包括下列按重量份计量的元素;
Fe <3ppm
Pb <30ppm
In wt0.0150%-0.0450%
Bi wt0.0100%-0.0300%
Al 0.0020%-0.0050%。
所述的带负极铟锡合金层的负极盖的生产工艺包括:
1)将金属片冲压制成负极盖,再除污、去油脂;
2)电镀锡;
3)用滚镀的方法镀上一层金属铟;
4)在同一生产线上进行:采用锡酸钠4-5V滚镀30分钟→清洗干净→活化→清洗二次→用硫酸锡电镀在6-7V镀上5-10分钟镀上铟→清洗→离心干燥→成品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负极盖内表面上镀上铟锡合金层,隔离了负极锌膏与负极片金属的直接接触,防止“锌”因与负极盖金属直接接触时所产生的膨胀。这样,电池内无需再加入为了防止产生气体膨胀、但严重污染环境的汞,达到无汞的环保要求。
2)在传统的负极锌膏的原料及配方上删去汞,加入铟、铋、铝等符合环保无毒的金属元素,取代有毒的汞元素,可提高负极锌表面析氢过电位,抑制氢气的发生,提高电池防漏性能和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表面镀铟锡合金层的负极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带负极合金层的无汞碱性纽扣电池,包括负极盖1、负极锌膏3、正极片6和正极壳体7,在负极盖1和正极壳体7之间装有隔膜5,并配置密封胶圈4,使负极盖1与正极壳体7过盈配合,正极壳体7收口密封卷边。在不锈钢负极盖1的内表面上电镀一层铟锡合金层,由锌粉与金属铟、铋及铝粉均匀混合组成的负极锌膏3设置在负极盖1和隔膜5之间;隔膜5与正极壳体7之间设有正极片6;所述正极片6为锰片。
所述的负极锌膏由锌粉与金属铟、铋及铝粉均匀混合组成,其中不含汞,包括下列按重量份计量的元素;
Fe<3ppm
Pb<30ppm
In wt0.0150%-0.0450%
Bi wt0.0100%-0.0300%
Al 0.0020%-0.0050%。
实施例2:一种带负极铟锡合金层的无汞碱性纽扣电池的负极盖的制备方法,它的生产工艺包括:
1)将不锈钢片冲制成负极盖1,再除污、去油脂;
2)电镀锡;
3)用滚镀的方法镀上一层金属锡;
4)在同一生产线上进行:采用锡酸钠4-5V滚镀30分钟→清洗干净→活化→清洗二次→用硫酸铟电镀在6-7V镀上5-10分钟镀上铟→清洗→离心干燥→成品包装。
委托国家检测机构对本发明的23A和625A钮扣电池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正龙电池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潮州正龙电池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扩充不同IO输出界面的膜块化通道技术
- 下一篇:电器定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