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反平行四边形的空间伸缩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6378.4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安;俞笔奇;查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7/10 | 分类号: | F16B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平行四边形 空间 伸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反平行四边形的空间伸缩机构。适用于工程支撑、升降平台、机械手夹持装置、伸缩折叠式桌凳类器具的支腿等。
背景技术
在一些设备的安装、维修或某些专业的特殊工作中需要在长度上能作伸缩的装置,或需要在高度上能升降的机构。现有伸缩机构如柱塞油缸、滑轨导槽副等,一般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而伸缩幅度却很有限。现有的平面平行四边形连杆伸缩机构如推拉门窗,侧向受力差,应用范围小。
随着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卫星及探测器的功能日趋强大,对于平台以及有效载荷的要求逐渐提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对于空间伸展机构的需求。目前航天中的伸展机构要求伸展范围大,展开精度与刚度高,被展开对象的体积大。这对伸展机构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反平行四边形的空间伸缩机构,这是一种立体简易伸缩机构,它由若干杆件通过中间架连接而成,它配备操作系统和驱动系统即可做成工程支撑、升降台、夹持器具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反平行四边形的空间伸缩机构,该机构由多个组件单元串联叠加而成,每个组件单元包括上下两层中间架。
上层中间架由中间架杆用销首尾连,并在首尾连接处各与第一杆连接构成。
下层中间架由与上层等量的中间架杆用销首尾连接,并在首尾连接处各与第一杆连接构成;上下层中间架之间用中间架连接杆连接。
第一杆的第二孔用于连接在上层中间架的首尾连接处,第三杆的第一孔连接在下层中间架的首尾连接处。
第二杆连接于上下两层相应的第一杆的第一孔和第三杆的第二孔上。
单元间连接件的第一孔连接第一杆的第三孔,单元间连接件的第二孔连接第三杆的第四孔,单元间连接件的第三孔连接第三杆的第三孔。
构成上下层中间架的中间架杆的数量大于等于3。
若将中间架看作一个杆件,中间架和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组成反平行四边形。
本发明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杆件的转动或中间架的移动来实现机构整体的伸缩。反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使得伸缩运动能在组件单元间传动下去。这种设计结构简单,通过比较小的反平行四边形达到很大的伸缩比。由于这种机构本身的空间对称性,使其对空间不同方向力的承受能力分配比较均匀。整个机构具有用材少、伸缩幅度大、受力性好、稳定性强、应用范围广、制造工艺简单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组件单元机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杆示意图。
图3为第二杆示意图。
图4为第三杆示意图。
图5为中间架连接杆示意图。
图6为单元间连接件示意图。
图7为中间架杆示意图。
图8为每层中间架由四个中间架杆构成的组件单元示意图。
图9为两个组件单元串联成的利用反平行四边形的空间伸缩机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杆1、第二杆2、第三杆3、中间架连接杆4、单元间连接件5、中间架杆6、第一杆第一孔1a,第一杆第二孔1b,第一杆第三孔1c,第三杆第一孔3a,第三杆第二孔3b,第三杆第三孔3c,第三杆第四孔3d,单元间连接件第一孔5a、单元间连接件第二孔5b、单元间连接件第一孔5c。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利用反平行四边形的空间伸缩机构由多个组件单元串联叠加而成,每个组件单元包括上下两层中间架。图9为两个组件单元串联成的利用反平行四边形的空间伸缩机构示意图。
第一种组件单元,见图1:
上层中间架由三根中间架杆6用销首尾连,并在首尾连接处各与第一杆1连接构成,见图1。
下层中间架由三根中间架杆6用销首尾连接,并在首尾连接处各与第三杆3连接构成,见图1。
中间架杆6两端各设一孔,中间设一孔,见图7;中间架连接杆4的两端各设一孔见图5。上下层中间架之间,通过中间架连接杆4两端的孔与中间架杆6上中间的孔用螺栓连接。
第一杆1上设第一孔1a、第二孔1b、第三孔1c三个孔,见图2;第三杆3上设第一孔2a、第二孔2b、第三孔2c三个孔,见图4。第一杆1的第二孔1b用于连接在上层中间架的首尾连接处,第三杆3的第一孔3a连接在下层中间架的首尾连接处。
第二杆2的两端设有二个孔,见图2,用于连接上下两层相应的第一杆1的第一孔1a和第三杆3的第二孔3b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触摸屏进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复方黑木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