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肾填精、补脾益气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6102.6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伍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14;A61P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肾 补脾益气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肾填精、补脾益气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胀、心慌、胸闷、便秘、腹泻、感觉很疲惫,甚至有欲死的感觉。然而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所以主要是功能性的问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疲劳和不适,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发脾气等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猝死,就是“过劳死”。
“过劳死”——是一种综合性疾病,是指在非生理状态下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一些表现为抑郁状态的亚健康人群,其主诉往往是顽固性的腰背疼痛,但各种检查均无阳性指标,一般西医诊断为腰背筋膜炎,这就要求医生在问诊时要特别细致、耐心,这些人往往经过舒肝解郁的中药调理后,抑郁状态缓解,腰背疼痛也随之消失。
目前业内将亚健康分为几个阶段,与健康相邻的称为“轻度身心失调,常表现为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约占人群的25%-28%;这种失调者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这时,已呈现出发展为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除表现为身心失调外,还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这类人群约占30%以上;另有约10%的人处于潜临床与疾病之间,即“前临床”状态,这时病变业已发生,但临床症状尚不明显。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完全符合健康标准的人只有大约15%左右,属于有病在身的人也只占大约15%,其余70%左右的人都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这很像一个橄榄,中间粗大的部分就是人群中庞大的亚健康一族。20世纪末就有人预言,21世纪是预防医学的世纪,从上述亚健康人群比例来看,这一说法并非妄言。“上工治未病”是中医传统预防思想,在今天看来, “治未病”的意义尤为突出。而在治未病的手段与方法上,中医的资源可谓丰富多彩,加之其方法的经济性、自然性与方便性,中医药在治理亚健康方面可谓得天独厚,潜力无穷。
本发明专门针对亚健康状态研制的纯中药制剂采力合剂突破亚健康,根据“五脏一体、均衡调理”的治疗原则,具有补肾填精、补脾益气的作用,其疗效确切,服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补肾填精、补脾益气的药物组合。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份为重量单位):
1、处方:
党参100-300份 黄芪100-300份 白术50-200份
陈皮50-200份 茯苓50-200份 枳壳50-200份
生地黄50-200份 香附50-200份 牛膝50-200份
米仁50-200份 山药50-200份 六曲50-200份
甘草50-200份
优选下列原料制成的活性成分,疗效更佳:
党参200份 黄芪200份 白术150份
陈皮150份 茯苓150份 枳壳150份
生地黄150份 香附150份 牛膝150份
米仁150份 山药150份 六曲100份
甘草10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的药效成分制备方法可以是将原料分别干燥,研粉,混合。也可以是采用中药制药的常规方法制备。这些制药常规方法可以是水提醇沉或醇提水沉法,此外还有其他提取方法,具体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制剂学》。
优选采用下列制备方法制备:
2、制备工艺
(1)党参、黄芪加85%乙醇浸渍二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次浸渍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元素有机蜂制品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的设计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