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钢渣或铁渣中的钙和/或镁元素转化为碳酸盐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05918.7 | 申请日: | 2008-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泉;包炜军;张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4B5/00 | 分类号: | C04B5/00;C04B7/147;C01F11/18;C01F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广迅;刘丹妮 |
| 地址: | 10019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渣 铁渣 中的 元素 转化 碳酸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钢渣或铁渣中的钙和/或镁元素转化为碳酸盐的方 法,属于冶金工业固体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铁冶金工业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如高炉渣、钢渣、铁合金渣和尘泥等, 占固体废物总量的18%。渣中含有各种有用元素如钙、镁、铁等有价元素, 是一项可再利用的二次资源。虽然目前大部分钢铁冶金工业所产生的固体 废渣已得到了利用,但缺乏全量和高附加值的利用技术。
高炉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一种废渣。它由铁矿石中的脉石、 燃料中的灰分和熔剂(一般是石灰石)中的非挥发组分形成的固体废物。 每生产一吨生铁要副产0.3-0.6吨高炉渣。钢渣是炼钢过程产生的废渣。它 是在除去生铁中碳、硅、磷和硫等杂质的过程中,造渣材料和冶金反应物 以及熔融的炉衬材料所形成的融合物。每生产一吨粗钢要副产0.13吨钢 渣。
随着我国钢铁产量不断提高,钢渣或铁渣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多。目前 高炉渣利用率在80%左右,主要用作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然而增加矿渣 掺量将引起水泥强度明显下降,从而影响该品种水泥的适用范围。钢渣的 利用率在35%左右,主要用作代替石灰石、白云石、铁矿石等冶炼熔剂返 回烧结、返回高炉和返回转炉以及用作建筑和筑路材料,但其用量有限, 并且还受到许多限制,如CaO和MgO的存在使钢渣的体积不稳定、Ca2SiO4由α相向γ相的转变使钢渣容易粉化。
上述钢渣或铁渣的利用方式也会造成钙、镁元素资源的浪费。利用钢 渣或铁渣中的钙、镁元素能够与温室气体CO2进行碳酸化反应,从而将 CO2以稳定的碳酸盐化合物形式固定起来,因此综合利用钢渣或铁渣中的 钙、镁元素资源,也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中国专利号为CN200610112792.7 中公开了一种矿物碳酸化固定CO2联产碳酸盐产品的工艺,主要是利用酸 性媒质将钢渣或铁渣中钙、镁元素浸出,然后通过碳酸化过程将钙、镁元 素转化为高附加值碳酸盐产品。由于钢渣或铁渣被酸性媒质浸出过程中, 钙、镁、铁元素同时被浸出,从而需要加入碱性物,调节浸出溶液的pH 值,从而实现钙、镁、铁元素的分离,并且酸性媒质的回收需要通过减压 精馏,因此整个工艺流程较长、经济性不好。
发明内容
下文中的术语“钢渣”指的是生铁炼钢后得到的固体残渣,“铁渣” 指的是用铁矿石炼铁后得到的固体残渣。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将钢渣或铁渣中的钙和/或镁元素转化为碳酸盐 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钢渣或铁渣中的钙和/或镁元素转化为碳酸盐的 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2-4个碳原子数的有机酸和与该有机酸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混合, 得到有机相;
b.向有机相中加入水,得到两相混合溶液;
c.用两相混合溶液在30-100℃浸渍钢渣或铁渣30-150分钟,得到含 有残渣的浸出液;
d.过滤所述的含有残渣的浸出液,去除残渣,并向去除残渣的浸出液 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碳酸盐。
优选地,还在所述的步骤b和步骤c之间将所述的钢渣或铁渣粉碎成 粒径为50-200目的钢渣或铁渣。
优选地,2-4个碳原子数的有机酸选自草酸、乙酸、柠檬酸、丙酸和 丁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与该有机酸相混溶的有机溶剂选自正辛醇、苯、甲苯、 磷酸三丁酯和三辛基氧磷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有机相和水的体积比为0.5-5∶1。
优选地,所述的水是纯水或含钙和/或镁离子的硬水。
优选地,所述的含钙和/或镁离子的硬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度小于 2mol/l。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酸在有机相中的浓度为0.5-2mol/l。
优选地,步骤c中的钢渣或铁渣和有机酸的质量比为0.5-5∶1。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将钢渣或铁渣中的钙和/或镁元素转 化为碳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2-4个碳原子数的有机酸和与该有机酸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混合, 得到有机相;
b.向有机相中加入水,得到两相混合溶液;
c.用两相混合溶液在30-100℃浸渍钢渣或铁渣30-150分钟,得到含 有残渣的浸出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59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胀管机的电路
- 下一篇:脚腿保健器的保温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