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纵筋内保护套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5727.0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裴柏林;李树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100102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纵筋内保 护套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油和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纵筋内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抽取地下原油是通过泵体将原油抽至地面,由于原油中含油砂、蜡及垢等杂质,长时间工作会堵塞泵体。目前油田普遍采用的防砂管主要有二种结构:其一,由外护管及基管构成。外护管、基管均为筒状体,外护管设置于基管外。外护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小孔,起到滤砂的作用。其二,防砂管由外护管、滤砂网、内保护套、基管构成,依次由外至内的筒状结构。外护管起保护装置作用,滤砂网能够将原油中的砂粒过滤掉,内保护套起到支撑滤砂网的作用,基管上均匀分布小孔。在基管一端连接采油管柱,这样原油经过过滤,进入泵体的原油中砂粒已被滤除。针对第二种防砂管,内保护套紧贴基管,两者之间几乎没有缝隙,防砂管中介质的流动阻力大,采油效率低。本发明提供具体的制作工艺,改进第二种防砂管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体的制作工艺,使内保护套与基管之间产生距离,减少原油的流动阻力,提高采油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纵筋内保护套的制作方法,将冲孔板卷圆,形成内保护套,在其内侧纵向固定纵筋。
一种带纵筋内保护套的制作方法,在所述内保护套的4等分点上固定纵筋。
一种带纵筋内保护套的制作方法,在冲孔板上固定纵筋,将固定好纵筋的冲孔板顺着纵筋的方向卷圆,形成带有纵筋的内保护套。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方法制作的内保护套,应用于采油装置,使原油在防砂管中流速加快,高采油效率,油或气能快速被采出地面,减少人力物力,而且本发明方法效果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带纵筋的内保护套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内保护套1是由冲孔板卷圆形成的,壁厚很薄,只有0.7-0.8mm,长度约4-5m,在其内侧安装与其长度相同的不锈钢条形成带纵筋的内保护套。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纵筋内保护套的制作方法,首先,将冲孔板卷圆,形成内保护套1,在其内侧四分点上纵向焊接纵筋2。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纵筋内保护套的制作方法,首先,在冲孔板上焊接纵筋2,然后,将焊接好纵筋2的冲孔板垂直于纵筋的方向卷圆,形成带有纵筋的内保护套1。
图1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带纵筋的内保护套横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防沙管由外护管3、滤砂网、内保护套1、基管4构成,依次由外至内的筒状结构。外护管3起保护装置作用,滤砂网能够将原油中的砂粒过滤掉,内保护套1起到支撑滤砂网的作用,内保护套1的圆筒内壁上,设置有纵筋2,纵筋2为扁长柱体。在基管4一端连接采油管柱,这样原油经过过滤,进入泵体的原油中砂粒已被基本滤除。其中内保护套内侧设置的纵筋2使防砂管中原油的流速加快,流动阻力降低。
纵筋2的焊接条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5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