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内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04543.2 申请日: 2008-04-21
公开(公告)号: CN101264290A 公开(公告)日: 2008-09-17
发明(设计)人: 颜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9/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69北京市丰***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高血压 内服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内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高血压病是如何诞生的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明了血压计,量到血管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许多被量到高血压的病患者,我们应想办法将血压提高至更高,以助心脏排除循环障碍,如运动,有恒的运动,可以使血压增高,以助排汗,汗出后许多所谓高血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是以要升高血压而不是要降血压,才能根本解决高血压的问题,但血压也不能猛升——即不能过度剧烈的运动,使衰弱的心脏负荷过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

为了迎接这一严峻挑战,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防治的科技含量,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行政管理、预防医学、心血管、肾脏、内分泌和妇产科专家,共同讨论、总结、分析近年来国际、国内高血压病的防治经验及流行病学、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科研成果,参考《1999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和《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撰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我国的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标准进行自1959年以来的第五次全面修改。目的是根据我国当前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共识,指导内科及心血管病专业医生防治高血压病。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它危险因素的治疗。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在高血压的诊断和分层方面,本指南采纳了《1999年WHO/ISH指南》的标准,使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既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经验又与国际接轨。

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作最佳选择。本发明所述药物具有调节血压、降低血脂、降低血糖等功效,可用于预防治疗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其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疗效显著,成本低廉,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内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地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制剂:

生地黄40-120份  丹参10-80份     姜黄20-100份

大黄10-80份     侧柏叶40-120份  决明子20-100份

五味子10-80份   柏子仁20-100份  红花20-100份

泽泻20-100份    菊花40-120份    天麻40-120份

白茅根40-120份

2、本发明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生地黄90份  丹参50份    姜黄70份

大黄50份    侧柏叶90份  决明子70份

五味子50份  柏子仁70份  红花70份

泽泻70份    菊花90份    天麻90份

白茅根90份

3、该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生地黄、柏子仁、泽泻、菊花、白茅根,混合,加水煎煮2~4次,每次加6~10倍药材量的水煎煮1~2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

(2)取侧柏叶、红花,加水提取挥发油6~10小时,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低温减压干燥后,备用;

(3)取(2)中水提液滤过,残渣加水煎煮1~2小时,滤过,与(1)的水煎液合并,浓缩至50~70℃相对密度为1.13-1.18的浸膏,加乙醇至醇浓度为55-75%,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70℃相对密度1.13-1.18,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4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