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内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0810104543.2 | 申请日: | 2008-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颜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69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高血压 内服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内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高血压病是如何诞生的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明了血压计,量到血管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许多被量到高血压的病患者,我们应想办法将血压提高至更高,以助心脏排除循环障碍,如运动,有恒的运动,可以使血压增高,以助排汗,汗出后许多所谓高血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是以要升高血压而不是要降血压,才能根本解决高血压的问题,但血压也不能猛升——即不能过度剧烈的运动,使衰弱的心脏负荷过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
为了迎接这一严峻挑战,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防治的科技含量,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行政管理、预防医学、心血管、肾脏、内分泌和妇产科专家,共同讨论、总结、分析近年来国际、国内高血压病的防治经验及流行病学、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科研成果,参考《1999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和《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撰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我国的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标准进行自1959年以来的第五次全面修改。目的是根据我国当前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共识,指导内科及心血管病专业医生防治高血压病。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它危险因素的治疗。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在高血压的诊断和分层方面,本指南采纳了《1999年WHO/ISH指南》的标准,使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既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经验又与国际接轨。
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作最佳选择。本发明所述药物具有调节血压、降低血脂、降低血糖等功效,可用于预防治疗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其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疗效显著,成本低廉,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内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地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制剂:
生地黄40-120份 丹参10-80份 姜黄20-100份
大黄10-80份 侧柏叶40-120份 决明子20-100份
五味子10-80份 柏子仁20-100份 红花20-100份
泽泻20-100份 菊花40-120份 天麻40-120份
白茅根40-120份
2、本发明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生地黄90份 丹参50份 姜黄70份
大黄50份 侧柏叶90份 决明子70份
五味子50份 柏子仁70份 红花70份
泽泻70份 菊花90份 天麻90份
白茅根90份
3、该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生地黄、柏子仁、泽泻、菊花、白茅根,混合,加水煎煮2~4次,每次加6~10倍药材量的水煎煮1~2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
(2)取侧柏叶、红花,加水提取挥发油6~10小时,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低温减压干燥后,备用;
(3)取(2)中水提液滤过,残渣加水煎煮1~2小时,滤过,与(1)的水煎液合并,浓缩至50~70℃相对密度为1.13-1.18的浸膏,加乙醇至醇浓度为55-75%,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70℃相对密度1.13-1.18,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4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边机及折边方法
- 下一篇:春石斛优质成品培育出花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