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双控漏电切断报警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04039.2 | 申请日: | 2008-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7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石在虹;石在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在虹 |
| 主分类号: | H02H3/16 | 分类号: | H02H3/16;H02H3/14;H02H3/04;H02H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爱群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漏电 切断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针对野外供电环境特点设计的智能双控漏电切断报警器。
背景技术
对于诸如石油勘探、矿产开采等许多需要进行野外作业的工作而言,野外用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野外作业的仪器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工作人员是否能够正常生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野外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野外工作的用电量也在逐渐增大,野外安全用电问题也就越发突出。一般在实际工作中,外野用电系统往往需要设置专门的配电设备。为确保系统用电安全一般都在这些配电设备上加装有电路保护装置。然而,由于野外作业的工作特点和特殊环境,使得现有的电路保护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着很多问题。
现有的电路保护装置通常是通过检测主电路中的漏电电流来进行安全判断。当电路保护装置检测到电路中的漏电电流大于一定门限值时,会自动切断电路,以保证使用者和用电设备的安全。但是,这种检测依赖于电路保护装置本身的接地状态良好。然而,在野外作业时,由于宿营地多为临时搭建,很可能由于施工仓促或是地质原因导致接地装置接地状态不良。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电路保护装置很难准确的对电路实施保护,漏电或触电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野外作业经常会采用自己发电,其自发电电压不稳,很可能造成电路保护装置运行不正常影响负载电路,甚至造成器件损坏。而现有的电路保护装置往往不具备对这种电压扰动的稳压设计。
不难看出,由于现有的电路保护装置不能适应野外作业的工作环境,对野外作业的用电安全甚至人身安全都造成了威胁。因此,有必要针对野外作业的特点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路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野外作业条件下的用电安全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野外供电环境特点的漏电切断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智能双控漏电切断报警器,设置于电网上,用以保护电网用电安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智能检测译码器、开关电源、漏电断路器;
所述智能检测译码器的输入端与电网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译码器的输入端还与漏电电压采集线相连接;该漏电电压采集线与所述金属外壳相连,通过该金属外壳与配电装置的漏电极相连通;
所述开关电源串接于所述智能检测译码器的输入端与电网输入端相连接,为智能检测译码器供电;
所述漏电断路器串接于电网输入端和电网输出端之间;所述智能检测译码器的输出端与漏电断路器相连接;所述漏电断路器根据智能检测译码器的输出信号控制电网输入端和电网输出端之间的通断。
还包括一个继电器;该继电器串接于所述智能检测译码器、开关电源、漏电断路器与电网输入端之间。
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智能检测译码器的输出端还与声光报警器相连;该声光报警器受智能检测译码器的输出信号控制发出声光警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智能双控漏电切断报警器增加通过漏电电压来检测电网安全状况,适应了野外作业的供电环境特点,保证了野外作业的安全用电。
2、本发明的智能双控漏电切断报警器通过在电源侧加入开关电源进行稳压控制,使得报警器工作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双控漏电切断报警器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智能双控漏电切断报警器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智能检测译码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智能双控漏电切断报警器是针对野外供电环境特点,特别是野外条件下配电系统可能存在接地状态不良的特点所设计的电路保护装置。其核心设计要点是在现有电路保护装置以漏电电流作为安全判断依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对漏电极的漏电电压进行检测,据以判断漏电极是否自身漏电良好或是否有外来漏电,并进一步对电路系统实施相应保护。
图1为本发明漏电切断报警器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该实施例是针对三相四线制电源所设计。该报警器包括:金属外壳、智能检测译码器、开关电源、漏电断路器、声光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在虹,未经石在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4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SIM卡的外部控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矿工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