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柱及立柱内增压液压支架初撑力提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3005.1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韦文术;罗跃勇;向虎;李继周;王伟;宋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镇勇 |
地址: | 100013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增压 液压 支架 初撑力 提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顶板支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立柱及立柱内增压液压支架初撑力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用于液压支架的动力源泵站压力大多为31.5MPa。为了更好地支护顶板,当前出现了用40~50MPa的高压泵、增压缸提高支架立柱初撑力的升柱系统。
现有技术中液压支架的高压升柱系统如图1所示,用40MPa高压泵将高压工作介质经高压软管11供到每一支架。支架内用专用电磁先导阀13及主阀14去控制开关阀12,将40MPa的工作介质经单向阀15供给立柱下腔,实现升柱。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高压泵的流量消耗过大,因而高压泵的流量不能太小、高压软管11不能太细,高压软管11的爆破几率较大,安全性较低、操作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初撑力大,且安全性高、易操作的立柱及立柱内增压液压支架初撑力提升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立柱,包括立柱缸筒、立柱活塞,所述立柱活塞内设有增压缸,所述增压缸包括活塞,所述增压缸的活塞杆腔与所述立柱的活塞腔相通。
本发明的立柱内增压液压支架初撑力提升系统,包括上述的立柱。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立柱及立柱内增压液压支架初撑力提升系统。由于立柱活塞内设有增压缸,增压缸包括活塞,增压缸的活塞杆腔与所述立柱的活塞腔相通,当向增压缸的活塞腔通液时,增压缸的活塞杆腔内的液体便流向立柱的活塞腔,由于增压缸的活塞腔的面积大于活塞杆腔的面积,实现增压。包括这种立柱的立柱内增压液压支架初撑力提升系统,其初撑力大,且安全性高、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支架初撑力提升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柱及立柱内增压液压支架初撑力提升系统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柱及立柱内增压液压支架初撑力提升系统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立柱,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是一种单伸缩立柱,包括立柱缸筒1、立柱活塞2。
立柱活塞2内设有增压缸,具体可以从立柱活塞2的下端将其内部挖空后,作为增压缸的缸体,内部设置增压缸的活塞5。增压缸的活塞杆腔与立柱的活塞腔相通。
增压缸的活塞5与立柱活塞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可以为压缩气体弹簧4。具体可以在立柱活塞2的下端设有端套3,端套3的下端密闭、上端开口,端套3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到立柱活塞2的下端,增压缸的活塞5插入到端套3的开口端中。这样,增压缸的活塞5与端套3之间便形成密闭空腔,即为所述压缩气体弹簧4。
具体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是一种双伸缩立柱,包括两级缸筒,在立柱活塞2内设有上述的增压缸。
本发明的立柱不限于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立柱,也可以多级立柱,或其它结构的立柱等,其主要的发明点在于,在立柱活塞内设有增压缸。
本发明的立柱内增压液压支架初撑力提升系统,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包括上述的立柱。立柱可以是单伸缩立柱(一级立柱),也可以是双伸缩立柱(二级立柱),也可以是多级立柱。
立柱的活塞腔和活塞杆腔分别连接有升柱油管A和降柱油管B,增压缸的活塞腔连接有控制油管C,升柱油管A和控制油管C可以通过同一个液压源供油;控制油管C连接有逻辑控制阀7,逻辑控制阀7由升柱油管A中的油压控制开关。
逻辑控制阀7可以设定有控制开关的压力阈值,当升柱油管A中的油压超过阈值时,逻辑控制阀7打开。压力阈值可以为18~30MPa,根据需要也可以设定其它的压力值,如20MPa、25MPa等。逻辑控制阀7也可以增加一个主阀功能,通过程序和电控动作来替代实现控制的作用,逻辑控制阀7也可以用其它的液压开关元件代替。
控制油管C上还可以设有液控单向阀6,液控单向阀6可以由降柱油管中的油压控制开关。立柱活塞内的增压缸的活塞腔的进液口可以设于立柱活塞2的上部,在立柱活塞2上开进液通道,液控单向阀6的出液口与立柱活塞2上的进液口直接金属硬连接,减小软管连接,提高安全性,并使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3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