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变性高强度凝胶转向剂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02967.5 | 申请日: | 2008-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0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唐孝芬;刘玉章;熊春明;刘戈辉;魏发林;覃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76 | 分类号: | C09K8/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小延 |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性 强度 凝胶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含水油田裂缝、特高渗透带等窜流通道封堵的触变性高强度凝胶转向剂。
背景技术
注水开发是我国油田普遍采用的开发方式,目前仅东部油田年注水量就近7亿m3,注水费用40多亿元。但油藏中大量裂缝、高渗条带等水流优势通道的存在,导致注入水沿高渗优势通道低效或无效循环,引起油田高含水、采油成本大幅上升等问题,形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通过调剖、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提高、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已成为目前老油田开发工作的主体和重点。为有效控制油藏裂缝、高渗条带等水流优势通道的水窜,常采用凝胶类堵剂对其实施封堵,从而使水流转向,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油藏整体水驱开发效果。
以丙烯酰胺(AM)单体为主体,配合交联剂、引发剂等,使其地下聚合交联形成高强度凝胶的方法是用于封堵该类水流优势通道的一种技术手段。该条件下形成的凝胶强度高,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凝胶的50~100倍,此外,与地层结合紧密,抗冲刷能力强。
但此类体系所涉及的原材料均为水溶性小分子,体系粘度很低,仅为1.08mPa·S,接近清水。体系低粘度、小分子的特性使体系具有易于泵注的优点,但也带来相应的缺点,即:
(1)溶液在大孔道、高渗条带中运移以及在地层条件下聚合交联形成凝胶的过程中,极易在油藏地层水作用下被稀释,稀释作用会引起单体溶液体系各反应组份比例的变化,从而导致单体溶液体系不能形成凝胶,或形成的凝胶性能降低,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导致作业措施失败或效果差;
(2)体系容易过多的进入低渗的非目的层,造成不必要的地层污染,伤害产层。
目前,关于该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克服温度、矿化度对成胶过程的不利影响上,体现在引发剂、缓凝剂的筛选等方面,但如何克服地层水稀释作用的不利影响,保证地下单体溶液体系最优化反应条件的实现,实现体系的高效利用,同时防止体系对非目的层的污染尚缺乏有效的方法。
单体溶液地下聚合体系的缺点来源于其低粘度的特性,因此克服该体系缺点的一个可行思路在于提高成胶体系本身的粘度。溶液在大孔道、高渗条带中运移以及在地层条件下静止、聚合交联形成凝胶的过程中,本身的粘度越高,就越能防止地层水的稀释作用,也就越能降低其进入低渗非目的层的能力,但过高的粘度又同时会为体系的泵注等带来困难。鉴于上述考虑,理想的体系应该具有如下特性:
(1)在泵注等高剪切的条件下,粘度低;
(2)在大孔道、高渗条带中运移的低剪切条件以及在地层条件下静止、形成凝胶的过程,粘度高。
(3)体现在进入目的层带后,借助地层温度条件最终形成高强度的凝胶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单体溶液体系中加入一种触变控制体系,形成具有触变特性的单体溶液体系和触变控制体系均匀混合的触变性高强度凝胶转向剂,达到单体溶液体系不受地层水稀释,保证地下单体溶液体系最优化反应条件的实现,降低单体溶液体系对低渗层的污染。
本发明是在常规的由6%丙烯酰胺、0.05%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004%过硫酸铵组成的单体溶液体系中,加入一种触变控制体系。
触变控制体系的组成和浓度如下:
黄原胶(XC):0.1~1%;
醋酸铬0.001~0.1%;
磷酸铵和磷酸二氢铵1∶1的质量比混合溶液,0.025~0.5%;
触变控制体系、单体溶液体系和水按质量总量为100%。
本发明以相容性、触变胶结构恢复时间、触变胶强度为主要指标,提供了组成触变控制体系的黄原胶组分浓度,相应的触变交联剂浓度等。
相容性包括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指触变控制体系与常规的单体溶液体系能够均匀混合,成为单一相;其二是指,触变控制体系的存在不降低单体溶液体系形成的凝胶的强度,理想的条件下,应该可以起到增强凝胶强度的作用。
触变胶强度是指触变控制体系所形成的触变弱凝胶体系的强度;触变胶结构恢复时间是指凝胶在受到剪切、结构受破坏后,重又处于低剪切或静止状态即由注入时的高剪切状态到大孔道、高渗条带的低剪切状态的时侯,结构恢复、粘度升高所需要的时间。触变胶的强度以及触变胶结构恢复时间两个参数决定着触变控制体系对单体溶液体系的保护效果。触变胶强度越高、结构恢复时间越短,则单体溶液体系受地层水的影响越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唇接触式密封轴承
- 下一篇: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箱体组合内模施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