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02945.9 申请日: 2008-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1543558A 公开(公告)日: 2009-09-30
发明(设计)人: 魏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 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884 分类号: A61K36/888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25/02;A61K35/64;A61K35/41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01北京市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面神经 麻痹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面神经麻痹,面瘫也是面神经炎,口眼歪斜、口僻、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发病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多在20—40岁,儿童及老人也有发生,男性多于女性。病前多有面部及耳后受凉史或咽部感染史。起病急与聚,常于晨起洗漱时或进食时突然发现或被人发现,1—2天可达高峰。

临床症状表现或体征?答:一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左侧多于右侧。病侧前额皱纹消失,眼闭合不全、眼裂扩大,眼睑外翻,不能做皱额、露齿、鼓腮、噘嘴和吹口哨等动作。用力闭眼时,眼球转向外上方露出白色巩膜。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露齿或哭笑时更明显。

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病人可因局部受风吹着凉而起病;也可能为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使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病。或因病毒、细菌感染,轴突髓鞘变性,或因炎症粘连、骨质增生、肿物压迫等致面神经肿胀、受压、血循环障碍、变性、坏死而导致面神经麻痹。

中医将面神经麻痹称为“中风”,属中经络,亦称“口眼歪斜”、“吊线风”、“口僻”。

面神经麻痹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风邪挟痰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致使气血痹阻,筋脉失养,经筋纵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形成以虚、风、痰、瘀四者为基本病理基础,正气虚为病之本,风、痰、瘀为病之标。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组合。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份为重量单位):

1、处方

胆南星100—300份      僵蚕100—200份     全蝎100—200份

蜈蚣100—200份        当归100—300份     川芎100—300份

丹参100—300份       赤芍100—200份       桃仁100—200份

黄芪100—300份       党参100—300份       白术100—200份

茯芩100—200份       羌活100—200份       防风100—200份

桅子100—200份

优选下列原料制成的活性成分,疗效更佳:

胆南星150份         僵蚕100份              全蝎100份

蜈蚣100份           当归150份              川芎150份

丹参120份           赤芍120份              桃仁120份

黄芪150份           党参150份              白术120份

茯芩120份           羌活120份              防风120份

桅子12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的药效成分制备方法可以是将原料分别干燥,研粉,混合。也可以是采用中药制药的常规方法制备。这些制药常规方法可以是水提醇沉或醇提水沉法,此外还有其他提取方法,具体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制剂学》。

优选采用下列制备方法制备:

2、制备工艺

(1)川芎、丹参、黄芪加80%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2)其余胆南星、僵蚕、全蝎、蜈蚣、当归、赤芍、桃仁、党参、白术、茯芩、羌活、防风、桅子等药材加10倍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8~1.14(50~60℃)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3)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粉碎成细粉,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颗粒、片、胶囊等不同制剂。

采用上述中药原料相互配伍及其制备方法,全方具有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的功效。用于面神经麻痹引起的面部肌肉瘫痪。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1、处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