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炉出口温度的一种综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2875.7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先;张伟勇;吕文祥;金以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10 | 分类号: | G05D23/10;G05B11/42;G05B13/04;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艮基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出口 温度 一种 综合 控制 方法 | ||
1.加热炉出口温度的一种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上位机中依次按以下步骤建立的:
步骤(1):在忽略延期热量损失、炉膛传给炉管内流体的热量与炉膛温度与流体温度之差成正比、以及流体的热性质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按以下步骤建立以加热炉出口温度、炉膛温度和燃料流量为状态变量的基于能量平衡的简化数学模型:
步骤(1.1):当使用燃料气作为加热炉燃料时,按下式建立用一阶惯性环节来近似的燃料气流量PID调节回路时的所述简化数学模型:
其中:ρ1,ρ2分别为原料油密度和空气密度,已知;
V1,V2分别为炉管容积和加热炉炉膛容积,已知;
C1,C2分别为原料油比热和空气比热,已知;
Tin,Tout,Tl分别为加热炉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和炉膛温度;
F为加热炉进料总流量;
U为平均传热系数,已知;
A为总传热面积,已知;
F3,F3s分别为燃料1的流量及其设定值;
F4,F4s分别为燃料2的流量及其设定值;
K3,K4为单位质量燃料传给流体的有效热值,已知;
τ3,τ4为一阶惯性环节时间常数,已知。
步骤(1.2):选取工作点
步骤(2):当包含负荷变化或结焦在内的因素造成步骤(1.2)中所选的工作点变化时,按如下步骤在线判断工作点的变动,自动调整步骤(1.2)中所述模型:
步骤(2.1):读取实时数据。
步骤(2.2):按以下判据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态:
其中:Ny是选择的特征变量的个数,已知;
N是历史数据长度,已知;
yi是对第i个特征变量所选择N个历史数据的平均值,
ε是预先指定的稳态判定阈值,取值区间为0~0.02;
当步骤(2.2)中所述稳定判据成立时,过程处于稳态,得到一个新的工作点Onew;
步骤(2.3):按下式判断新的稳态工作点Onew与所选原工作点O之间的偏离是否超过设定的范围d:
其中d的取值区间为0~1,
若上式成立,则用新工作点重新计算步骤(1.2)所述的模型;
步骤(3):按以下步骤,以实测加热炉出口温度、炉膛温度和燃料流量为状态变量用自适应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算法,实现加热炉的状态反馈控制:
步骤(3.1):所述上位机读取操作员界面上设置的出口温度设定值,以及包括管壁温度在内的约束条件;
步骤(3.2):所选上位机通过设定的通讯方式读取以下各变量的实测值:
作为进料的原料油的温度和流量,
送入加热炉中的燃料1的流量,
加热炉的炉膛温度,
加热炉的炉出口处温度;
步骤(3.3):所选上位机用所述简化的数学模型进行状态反馈预测控制运算后,把结果数据F3s送给一个PID调节器,进行PI算法调节,并通过一个调节阀去调节进入加热炉的燃料1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8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比例阀门对精密气压控制装置
- 下一篇:智能控制补偿式交流稳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