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甲状腺瘤的中药制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02460.X | 申请日: | 2008-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00北京市东城区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甲状腺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甲状腺瘤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甲状腺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为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该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1∶2~3。
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甲状腺良性肿瘤:主要为甲状腺腺瘤,约占甲状腺疾病的60%。发病年龄多在甲状腺功能活跃时期发病,即20~40岁为多,40岁以后发病逐渐下降。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腺癌约占75%;滤泡状癌约占10%~15%;髓样癌约占3%~10%;未分化癌约占5%~10%;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单独原发于甲状腺者极少,常为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的一部分。
甲状腺良性肿瘤,病理上分滤泡状(多见)和乳头状(少见)囊性腺瘤两种,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包膜。可继发甲亢(约20%)和恶性变(约10%)。患者常无任何不适,肿块往往在无意中被发现。一般为单发结节,多位于近甲状腺峡部,质较硬、光滑、无压痛、呈椭圆形或球形、边缘清楚、随吞咽上下活动,生长慢,但恶变、囊性变和出血后,瘤体可迅速增大。
绝大多数甲状腺瘤为分化性甲状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发病特点、治疗方式、预后有明显差异;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措施,放射治疗为主要辅助治疗手段,以及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甲状腺癌的治疗同样要遵循个体化原则。
甲状腺为人体重要内分泌器官之一,甲状腺素参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及代谢。因甲状腺肿瘤切除一侧或双侧大部分后,体内甲状腺素的生产必受影响,故而手术后必须给予用甲状腺素片补偿治疗,尤对年青病人更为须要。而甲状腺癌术后病人,因所有抗癌药物都对其不敏感,唯使用较大量的甲状腺素使产生负反馈作用,才能延迟肿瘤的复发。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有甲状腺片或者甲状腺激素等,目的是通过药物把甲状腺瘤变小,但是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包括心脏负担,另外服药过多会引起骨质疏松。同位素治疗是现在的治疗手段,从内部杀伤甲状腺同时破坏掉甲状腺瘤,这种方法副作用也很多,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合适。介入治疗是最近开展比较多的治疗方法,在B超的导向下通过打无水酒精,注射到甲状腺瘤,无水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打入肿瘤后细胞脱水、组织变性坏死,然后结节硬化,结节缩小,坏死的部分会被周围组织吸收。
西医的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引起的副作用很多,没有达到攻克肿瘤的目的,在治疗上考虑病的成分大一些,考虑人的成分少一些,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手术、放疗、化疗后,人的正常身体被损害(身体的正常细胞被杀死),机体的免疫力大大下降。
由于手术切除只能局部切除肿瘤,放化疗也不可能完全杀死癌细胞,再加上手术、放化疗后患者身体虚弱,免疫力、抵抗力很差,复发和转移和其他疾病会接踵而至。
科学家们已认识到:要真正攻克肿瘤,只有从身体水平上入手;要防止肿瘤细胞复发和转移,必须全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甲状腺瘤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甲状腺瘤的中药制剂,它是由“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甘草,皂角,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等原料配伍组成。
上述中药的原料重量配比:紫花地丁11-13克,野菊花12-14克,蒲公英12-14克,白芷2-4克,贝母5-7克,防风5-7克,赤芍6-8克,当归6-8克,甘草7-9克,皂角5-7克,天花粉6-8克,乳香6-8克,没药6-8克,金银花9-11克,陈皮8-10克。
该药是通过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的汤剂。该药配伍科学,成本低,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对人体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紫花地丁11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白芷2克,贝母5克,防风5克,赤芍6克,当归6克,甘草7克,皂角5克,天花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金银花9克,陈皮8克。这些原料在重量配比后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分2-3次内服,每日1剂,2个月为1个疗程。用该药治疗甲状腺瘤146例,其中治疗组76例,对照组70例,两组分别症状消失37例16例,缓解30例14例,无效9例7例。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