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2449.3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7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肾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病理改变不一、预后不尽相同的免疫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高血压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等。
由于不合理的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使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而由此又直接导致了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的不断提高,同时,药物的滥用及人口老龄化也提高了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世界范围内,每十人中就有一个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本病病程长,病情大多进展缓慢,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且部分患者病情会受某些因素影响而短期内迅速恶化而发展为尿毒症。
由于慢性肾炎的致病因素复杂,尽管现代医学发展速度很快,但迄今为止,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对慢性肾炎的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主要选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有水肿患者常用以利尿药物以减轻症状,对有高血压的患者常配以降压药以稳定血压,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至相当多慢性肾炎患者最终发展到尿毒症而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利水渗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症见浮肿、腰脊酸痛、自汗纳少,倦怠乏力或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脉沉细或细数等,对尿蛋白长期不消者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慢性肾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虚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不同虚损,以肾虚较为多见;邪实包括多种诱发因素,以湿热、瘀血为主。慢性肾炎患者临床多出现水肿、尿蛋白,其水肿主要是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功能的失调有关,外邪侵袭,肺失肃降,引起面部水肿或或加重脾、肾两虚所引起的水肿;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贮留;肾虚不能化气,亦可致水湿贮留;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三焦气化失常,直接影响到肺、脾、肾三脏;蛋白为人体之精微,由脾生化,由肾封藏,脾虚则谷气下流,精微下注,肾虚则肾气不固,精微下泄,蛋白尿为脾肾两脏虚损所致。
本发明是在多年临床治疗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针对慢性肾炎致病之根本,以补肾健脾、益气固本为根本治则,精选具有补脾、固肾、益气、养阴之品,运用现代制剂技术,加工制成适于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慢性肾炎的纯中药制剂。本发明益气固本、化气利水,可恢复正常的水液代谢,临床用药后,患者水肿、咽痛、腰痛、头晕乏力、夜尿多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部分患者尿蛋白逐渐减少。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黄 芪10~30重量份 熟地黄10~30重量份 何首乌10~30重量份
党 参10~20重量份 白 术10~20重量份 防 风10~20重量份
怀牛膝10~20重量份 猪 苓10~20重量份 茯 苓10~20重量份
山 药10~20重量份 枸杞子10~20重量份 甘 草3~10重量份
进一步,在上述原料 药组成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特别可以采用为:
黄 芪30重量份 熟地黄20重量份 何首乌20重量份
党 参20重量份 白 术20重量份 防 风20重量份
怀牛膝20重量份 猪 苓10重量份 茯 苓10重量份
山 药10重量份 枸杞子10重量份 甘 草6重量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实现的:
(1)取黄芪、党参粉碎成粗粉,加6~10倍量50~95%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2~4小时,提取醇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0(50~70℃)的清膏,备用;药渣备用;
(2)取熟地黄、何首乌、白术、防风、怀牛膝、猪苓、茯苓、山药、枸杞子、甘草粉碎成粗粉,加入步骤(1)所得药渣,用8~12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0的清膏,备用;
(3)取步骤(1)和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干燥,粉碎成细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