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处理数据的方法、通信系统及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2173.9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0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毅;韩璐;王启星;黄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 杉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处理 数据 方法 通信 系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数据传输技术,尤其涉及发送、处理数据的方法、 通信系统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数字串在传输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端产生图像跳 跃和不连续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通过信道编码对数据串进行相 应的处理的方案,使传输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 免数据串传送中误码的发生,信道编码的方式可以有里德-所罗门码(RS码)、 卷积码和Turbo码等。
在实际的数据串传输过程中,差错经常是成串发生的,这是由于持续较长 的深衰落谷点会影响到数据串中相邻的多个数据符号。然而,信道编码仅在检 测和校正单个差错的数据符号和数量较少的数据符号组成的不太长的差错串 时才有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交织技术,将数据串中的相邻数据符号 以非相邻方式发送,这样,在传输过程中即使发生了成串差错,也变成单个数 据符号出现差错(或少量的数据符号组成的长度很短的差错串),这时再用信道 编码纠错功能纠正差错,恢复原数据串。
在传输过程中,为了灵活掌握数据串的传输速率,还将待发送的数据串进 行速率匹配操作(包括打孔操作或重复操作)。在信道编码中,是利用码字相 关性来检测/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即部分信息重复、丢失、出错仍可恢 复正常序列)。打孔技术就是利用此项特性,将部分冗余信息丢失并进行重排, 以适应新的传输速率,到接收端后再通过解码恢复原信息序列。而重复技术就 是对部分信息进行重复以实现更低的编码速率。
在现有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信道编码技术是利用卷积码或Turbo码来提高 数据串传输的可靠性,但却是通过增加系统冗余换取的纠错能力,因此,会降 低传输过程的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处理数据的方法、通信系统及两种通信设备,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信道编码技术导致的传输过程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待发送数据串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数据串;
对信道编码后的数据串进行串并转换操作,获取多路并行数据符号;
针对获取的每一路并行数据符号,将每一支路的数据符号与该支路中缓存 的数据符号经过加权叠加为一个待执行的数据符号;
将各支路获得的待执行的数据符号再次叠加为一个待输出的数据符号,其 中,每一支路的数据符号进行加权时采用的加权系数是与其他支路中的寄存器 相关的参数;
将所述待输出的数据符号发送。
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串,并将数据串中的每一数据符号进行数据解码,得到设定个数 的并行数据符号;
将所述并行数据符号进行并串转换,获取数据解码后的数据串;
对数据解码后的所述数据串进行信道解码。
一种发送数据的设备,该发送数据的设备包括:
信道编码模块,用于对待发送数据串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数 据串;
串并转换模块,用于对信道编码后的数据串进行串并转换操作,获取多路 并行数据符号;
数据编码模块,用于针对获取的每一路并行数据符号,将每一支路的数据 符号与该支路中缓存的数据符号经过加权叠加为一个待执行的数据符号;
发送模块,用于将各支路获得的待执行的数据符号再次叠加为一个待输出 的数据符号后发送,其中,每一支路的数据符号进行加权时采用的加权系数是 与其他支路中的寄存器相关的参数。
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串;
数据解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串中的每一数据符号进行数据解码, 得到设定个数的并行数据符号;
并串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并行数据符号进行并串转换,获取数据解码后 的数据串;
信道解码模块,用于对数据解码后的所述数据串进行信道解码。
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