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面叠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1617.7 | 申请日: | 200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效民;刘焱;闫杰;申排伟;方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勇 |
地址: | 10008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加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GIS中的线面叠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所有GIS输入图层的线上的线段和GIS叠加图层的多边形的边 基于扫描线算法进行计算,得到属于所述线与多边形的边的过同一个点的 相交线段,计算所述相交线段的交点;
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11)接收所述线上的线段和所述多边形的边,得到事件点结构;
12)从所述事件点结构中取得最小的事件点,得到属于所述线与多边 形的边的过同一个点的相交线段,计算所述相交线段的交点,更新所述事 件点结构;其中所述计算所述相交线段的交点,包括以下步骤:
121)把所述相交线段根据所属图层、所属的几何体进行分组,得到 属于不同图层的小组对;
122)把所述小组对内的相交线段的分布情形按照如下四类相交线段 的分布情形进行归类,其中所述四类相交线段的分布情形是根据所述相交 线段的条数以及线段之间的关系得到的:red1_blue1、red2_blue1、 red1_blue2以及red2_blue2,red1_blue1表示1条GIS输入图层的线段和1 条GIS叠加图层的线段,red2_blue1表示2条GIS输入图层的线段和1条 GIS叠加图层的线段,red1_blue2表示1条GIS输入图层的线段和2条GIS 叠加图层的线段,red2_blue2表示2条GIS输入图层的线段和2条GIS叠 加图层的线段;
123)针对所属类型,计算所述相交线段的交点;
13)所述事件点结构为空时,输出带有属性的交点的集合;
2)基于所述交点对与多边形有交点的线进行处理,完成所述与多边 形有交点的线与所述多边形的几何叠加;
3)基于与多边形没有交点的线上的代表点对所述与多边形没有交点 的线进行处理,完成所述与多边形没有交点的线与所述多边形的几何叠 加;
4)对所述几何叠加结果赋以每条线和多边形的属性信息,完成线和 所述多边形的叠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GIS中的线面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相交线段的分布情形的四种类别做进一步分类,包括:
在red1_blue1中,所述相交线段的分布情形进一步分为:red线段与 blue线段相交、相接和重叠;
在red1_blue2中,所述相交线段的分布情形进一步分为:red线段与 两条blue线段分别是相接、相接,red线段与两条blue线段分别是相接、 重叠;
在red2_blue1中,所述相交线段的分布情形进一步分为:两条red线 段与blue线段分别是相接、相接,和两条red线段与blue线段分别是相 接、重叠;
在red2_blue2中,所述相交线段的分布情形进一步分为:两条red线 段与两条blue线段都相接、一条red线段与一条blue线段重叠和两条red 线段分别与两条blue线段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GIS中的线面叠加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123)中所述计算所述相交线段的交点包括如下步骤:
a)、将交点所在的线段中属于GIS输入图层的分为red线段,属于GIS 叠加图层的分为blue线段;
b)、判断所述red线段上的第二个端点的位置与所述blue线段的位置 关系,若所述第二个端点在所述blue线段的内侧,则所述交点为入点,若 所述第二个端点在所述blue线段的外侧,则所述交点为出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GIS中的线面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red1_blue1中,red线段与blue线段相交时,所述相交线段的交点属性 包括出点或入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GIS中的线面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red1_blue1中,red线段与blue线段相接时,所述相交线段的交点不记 录或记录并且其属性包括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GIS中的线面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red1_blue1中,red线段与blue线段重叠时,所述相交线段的交点属性 包括开始重叠或结束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16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