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01421.8 | 申请日: | 2008-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颜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9/48;A61K9/20;A61K9/16;A61P9/10;A61K31/045;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7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血管 疾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老年人患中风的不少。其中缺血性中风(脑血栓类病)约占中风病人的70%,比出血性中风(脑出血类病)多1倍以上。
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又是全身需氧最多的组织。脑重量仅为体重的2%,而耗氧量却是全身耗氧量的1/5。中老年人由于血管逐步硬化,并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可有血小板、纤维素、胆固醇等脱落物堵塞血管,引起脑缺血发作。脑缺血发作的基础病因是动脉硬化,而发作的直接原因却是多种多样。比如:脑血管痉挛:因疲劳、紧张、激动、血压波动等引起血流量改变时,促使已有局部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处产生血流旋涡,刺激下游血管壁痉挛,造成脑缺血发作。
脑血流自身改变:因高血压病人血压降低,或因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心律紊乱造成供血不足时,可出现脑缺血发作。
微血栓:血管硬化斑块破溃或形成动脉瘤时,可有血小板、纤维素、胆固醇等脱落物堵塞血管,引起胸缺血发作。当其移动至远端血管时症状可消失,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
颈椎病:因压迫已经硬化的椎动脉,引起脑缺血发作。
血液凝固异常:如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手术后、癌症等,也可引起脑缺血发作。
中医认为脑缺血的病因病机主要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或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虚湿盛,痰浊中阻;或紧张劳倦,色欲过度,渐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或气血津液紊乱,出现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亏、痰浊内停、痰瘀互结、阴虚阳亢、虚风内动等一系列证候。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气虚是根源,血瘀是发生、发展的核心。气、血、风、痰、瘀,互为因果,拟或夹杂而为病。诸如痰浊与瘀血,互结而致病者,肝阳亦有夹痰、夹瘀而上扰者。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除与血管壁病变有关外,还与血液流变异常有关,血液的浓、粘、凝、聚是导致脑血栓形成和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祖国医学认为,营血在体内流注循环,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保证它们发挥各自的正常生理功能,全赖气的推动、温煦、固摄、气化等作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年老体弱或过劳耗气,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阻滞脉络,筋脉失养而发为中风,临床上表现肢体偏废不用,语言謇涩等。故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菊花100-150份 牡丹皮50-200份 细辛20-100份
草蒲20-100份 冰片20-100份 银杏叶200-500份
丹参200-500份 桂枝50-120份 鸡血藤200-500份
地龙20-120份 红花50-200份 紫参200-500份
紫草20-120份 当归200-400份 川芎20-120份
黄芪200-500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菊花100份 牡丹皮150份 细辛80份
草蒲80份 冰片60份 银杏叶300份
丹参300份 桂枝90份 鸡血藤300份
地龙90份 红花150份 紫参300份
紫草90份 当归300份 川芎90份
黄芪400份
方中用大量黄芪补气以行血为主药,配当归、川芎、红花、丹参。鸡血藤活血通脉,攻逐瘀血;地龙、熄肝风,通经络;本方补中寓散,散中寓补,结构严谨,药简力专,故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良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当归、冰片粉碎成细粉,备用;
(2)黄芪、丹参、红花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14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 下一篇:一种改性皂脂及其应用





